第39章 皇权势大

细雨如绵,落在伞面上都无声无息。

整个皇宫,甚至整片天地都越发潮湿黏腻。

一片死寂中,微凉的风卷着丝缕血腥气,悄然从百官身侧游过。

数十双眼睛笔直望着前方,只见那宽广的宫道之上,横着两道软倒在地的尸体,不远处滚落着两颗死不瞑目的头颅。

鲜红喷溅,而后混着雨水缓缓向四周晕染开,一汩汩向宫门处蔓延。

潮湿和腥气沾染了鞋底。

御林军手中长刀闪着寒光,鲜红滚烫的血液缓缓凝在锋锐的刀尖。

“嘀”的一声,落在脚下光滑的青石板上。

被雨水冲刷过后,不留一丝痕迹。

半晌,终于有人动了。

竟是那向来没什么存在感的工部尚书简宏卓。

而后所有人都跟着向前,无事发生般缓步朝着奉天殿的方向行去。

一片片翻飞的袍角从那两滩血泊旁经过,无人为此停留,每一双脚,似乎都走的很稳。

行至奉天殿长阶之下,众人仰头看去。

长阶延伸向上,最高处两道身着绛紫色官袍的身影撑着伞,高高在上地俯视下来。

在他们二人身后,是奉天殿高耸的飞檐。

顺着敞开的殿门,可见那威严的金筑龙椅,及悬于其上,刻着“乾枢承运”的鎏金匾额。

简宏卓抬步踏上台阶,其他人便也同他一同向上,直至走进大殿之中。

本以为该是暗流涌动的早朝,却意外的平和。

谁都没有提及宫门口那一幕,便是陆有为和王致远,也都没说过一句话,好似死的那两人与他们并无关系一般。

自然说没有关系是不可能的,至少他们的死,可以让陆家和王家拿到原本就该得到的细盐分成。

值了。

而秦枭也借着这两位世家子弟的死,告诉百官,告诉天下人,皇帝的政令不可违背。

他用雷霆手段,把暗处为了曼陀罗的利益而蠢蠢欲动的苗头,全部彻底按死。

如今便是天王老子来了,敢违抗圣命,敢食用和传播毒_品,都杀无赦。

而他将这两人杀了,早朝之上也没有主动提及此事,那便是事情到此为止,他不会再继续追究到陆、王两家头上。

这一页,两条命,便就这么轻轻翻过去了。

早朝之上,站在前头的一二品大员都没开口,只有后头的工部郎中和户部郎中汇报了一下南地的旱灾情况。

这件事在场众人早两天时,就已经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是南疆总寨忽然拿出了一大批粮食,而后就顺理成章地解决了三个封地的旱灾危机,而属朝廷管辖的贵州和广西两地,也在秦朝阳带着南直隶的粮队过去后就“救”回来了。

传回来的消息中还提到,秦朝阳带着人过去后,就直接举着令牌,以“皇帝口谕”的形式,逼着两地知府开仓放粮。

这两地的粮仓本就是满的,只是为了应付南直隶的人,两地知府才特意把粮食运去了没有登记过的粮仓内,想蒙混过关。

可秦朝阳早就知道这事,便直接带人去开了那没登记过的粮仓。

两地知府当即便把这件事都归罪于下属,身为上官的他们也不过是被蒙蔽了而已。

比起恶意拖延救灾,被小人蒙蔽,一时失察的罪过就小的多。

但秦朝阳软硬不吃,直接将两人绑了,据说如今正带着两人往京城赶来,要他们当面和皇帝解释。

这两地的知府,一个是萧家的人,一个是陆家的人。

此前故意不放粮,也是因为得了这两家的授意,想给秦枭添点麻烦。

如今事情败露,萧家和陆家不知道还有没有保下这两人的打算。

不过这倒不重要,重要的是众人以为很难破局的旱灾,竟然就这般轻轻松松解决了。

从始至终,秦枭好似都没干什么事,就只是派了都水司的官员去了这些地方,然后又从南直隶调了一些粮到南地而已。

这件事里最大的变数,竟成了南疆。

众人都知晓百里灏与百里征这两位藩王关系不错,封地又近,这次的旱灾两人也合作的天衣无缝,逼的百里岳也跟着放粮。

想来是这三位藩王之间的明争暗斗,才导致这个局面。

所以如今京中这些人,都只以为是秦枭运气好,被这两位藩王无意间帮了一把。

两位郎中汇报完旱灾解决的好消息后,便都退了下去。

百官又一次恢复缄默。

就在大家觉得早朝就这般平静结束的时候,户部侍郎王朋义站了出来。

他俯身一揖,这才道:“臣有本奏。”

“说。”

王朋义抬眼看向秦枭:“昨日洪福公公来户部签署协议,说此后这细盐买卖一事便由他盯着。陛下和宁王大人可知道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