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麻烦大了(第2/6页)

不要怪李锐不讲武德,后世美国佬没少跟中国丢这些文化垃圾,网络上多少人被“嚼烂的炸鸡”给喂成了精神死宅了。

多少人被喂成毫无思考能力,只知道无脑站队和二元对立的废物了?

所以当李锐亲自操刀剪辑了一般煽动性极强,极为调动情绪的纪录片后。

就连在破晓基地内试看的众人都离奇的愤怒。

明明炸死的美国人比较多,大家应该是比较无感的才对。但是画面和声音的搭配,就是会刺激人得感官和大脑,让人的思考被带偏。

而现在的美国还在国内播放自己的朝鲜战争节目呢。

不仅仅是美国,还有一些其他的国家也在播放美国的节目。

因为五十年代,电视节目也只能算是刚刚脱离蹒跚学步的年代,走路还是跌跌撞撞的。

很多国家的电视台其实搞不出来多少节目的。

西方国家之间互相购买对方的节目,或者直接拿来用也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就像是美国为了提升国民对朝鲜战争的支持度,他们特别开了相关的节目。

这个节目比较像是后世的访谈类节目,在节目中偶尔回请军方武器专家来解释美军用了多少多少先进的装备,比朝鲜强大多少多少。

有的时候会请军事评论员和其他相关的专家来分析朝鲜战场上美军占据了多少优势,并且分析朝鲜下一步会怎样,美军下一步会怎样等等。

其实这种形式已经和后世的很多军事节目非常相似了,只是拍摄的手段还有些稚嫩罢了。

就像是今天,西德的电视台正在播放这个节目。今天节目请了一个重磅嘉宾,那就是现如今在美国风头正盛的议员麦卡锡。

麦卡锡愿意参加这个节目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反共反苏就是他的标签和立场,而朝鲜在他的形容中是苏联在东亚的一只狗。

而另一只狗则是中国。想要在东亚对苏联产生足够的威胁,就要先把苏联在东亚的两条狗打死,即便打不死也要打残疾。

而今天谈的话题正是关于美军在朝鲜的轰炸。

当主持人问道美军为什么去轰炸这个地方时,麦卡锡笑了笑回答道:“很显然,朝鲜在做一种无能的掩饰。”

主持人又“尖锐”,但实际上是提前就套好词的问道:“但是朝鲜方面不是宣称过那里是战俘营吗?”

麦卡锡再次哈哈大笑:“怎么可能?东亚人是非常狡猾的!他们怎么可能会老老实实的告诉别人他们的战俘营在哪?那里必然是一个掩饰罢了。”

“试问,你要是将军,你要是带兵打仗的话,你会大摇大摆的把战俘营标注出来告诉对手吗?就不怕对手营救吗?到时候里应外合,不是更难对付?”

主持人似乎被说服了:“嗯,很有道理。”

正在西柏林看着电视节目的安德鲁一家感觉有些无聊。

“爸,只有这个东西可以看吗?”安德鲁的大儿子,明年正要去汉堡大学上学的儿子打着哈欠说道:“就不能看些有意思的东西吗?”

安德鲁耸耸肩:“你自己找吧,最近感觉电视台没什么好看的了。感觉天天都是这些玩意儿,将美国这个那个的。本地电视台的节目也没什么好看的,我觉得就不如看新闻了。”

安德鲁只是直观的说出自己的感受,其实不仅仅是他,包括整个西德。

甚至是说整个西方世界在这两年都必然处于一种文化产品相对匮乏的场面。

不因为什么,就因为在电视机里那位侃侃而谈的麦卡锡议员。

因为他的推动,将会让西方世界中搞娱乐最强的美国,在未来几年内的电影娱乐产业出现停滞甚至后退。

所有的娱乐为了政治让路,任何稍微有点思想性的电影和电视节目都不可能出现。

因为稍微出现一点,就很有可能越线。之后的几年里,好莱坞的电影将清一色的以爱情片和翻拍经典为主。

现实主义的故事将成为一道不可触摸的鸿沟。

而熟知历史的李锐知道,这将是反冲美国文化最好的一个机会。

尤其是这个年代还有苏联这样一个大帮手。

而现在安德鲁一家已经开始感觉到这种乏味了。

他们感觉到电视好像没原来好看了,但是又说不上为什么。

于是安德鲁的大儿子在调了几个电视台后嘟囔着说:“要不然看看东德有什么节目吧。”

在另一个时空中,西德人以及整个欧洲大陆的其他国家的普通人几乎都不会选择看社会主义阵营的电视或电台。

不为什么,就因为无聊。搞文娱这块,这年代的社会主义国家确实搞不过欧美。

但是之前破晓基地送给苏联播放的《中国印象》、《苏维埃进行曲》、《大决战三部曲》、《地下交通站》等文娱作品却打破了这种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