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麻烦大了(第4/6页)

伴随着抖动的镜头,几道穿着土黄色军装和白色大褂的人影在爆炸中穿梭。

是中国的指导员和卫生员正号召着朝鲜的战士在救助伤员,挪开压倒在他们身上的重物。

而伴随着他们用中文和朝鲜语怒吼着的各种话语,音乐再次响起,《平原平之舞》。

这首带着后世西方流行乐又融入东方元素的曲子有一种拨开硝烟,看见一群英勇战士的感觉。

安德鲁一家的情绪都被调动了起来。不知道为什么,仅仅是刚刚观看了那么一段视频,他们莫名的和那群美军战俘共情了。

也许是画面上展现的是他们美好的一面,也许是他们踢球,他们整蛊,他们的放声大笑。

就像是邻人就像同学就像生活中的朋友。

看见他们被轰炸,安德鲁一家居然出奇的愤怒。“该死,如果这个视频是真的,那美国空军炸了他们自己人!”

“对,亏他们还有脸说自己炸得秘密兵工厂!”“美军什么货色,呵呵。”

这样的讨论在许多地方都在掀起。

在西德在德法边界,在发行了报纸的英伦三岛。而伴随着《平原之舞》音乐的响起,那些穿梭在战火中的中朝战士则像是超级英雄一样,正在挽救那些岌岌可危的生命。

李锐凌厉的剪辑,配合着《平原之舞》的踩点,让整个片子的情绪化被渲染到最激昂的地方。

而当硝烟散去,轰炸结束。

原本平静祥和的战俘营已经变成一片残垣断壁满目疮痍。

音乐也渐渐的转化为悲壮的曲调。

李锐在这里非常恶趣味的用了后世好莱坞电影《珍珠港》的插曲《tennessee》。

那种悲壮的感觉瞬间就上来了,尤其是配合着中朝人员开始收敛遇难者的遗骸。

他们生前的活着的影像、笑容满面的影像和他们现在逝去的影像交替重叠。

那些原本笑容灿烂的美国大兵们缺胳膊断腿,满身是伤的躺在医疗所里。

那些完好无损的战俘们在外默默的抽泣。

这些画面简直将悲伤的情绪渲染在极点。

而更觉得是李锐在这些画面里加入了这些人的姓名、年龄、籍贯、服役部队和所在连队所处职务等等。

有了这些非常真实的信息,几乎是完全坐实了这批战俘的身份。而在最后,则是包括英国大使馆在内的一些外交使节的惨状和他们对轰炸的控诉。

尤其是在片子要结束的时候,还加上了一段非常诛心的话。【他们没有死在战场敌人的枪下,却死在了自己人的轰炸中……】

当这部纪录片播放完之后,安德鲁一家还有些没有走出这样哀伤的情绪。

安德鲁的大儿子默默的调台,然后刚好切换回了麦卡锡正在参与的那个军事节目中。

电视节目上麦卡锡哈哈大笑的说道:“这一次朝鲜一定损失惨重。他们的重要设施被摧毁了。不管是秘密兵工厂还是他们的高官疗养所,这都是我们重大的胜利。”

“我们的飞行员投下的二百五十磅炸弹可以将他们全部炸飞!这些炸弹是我们兵工厂研究的一种新炸弹,威力更大,爆炸威力更强波及范围更广。足够朝鲜人吃一壶了!”

“哈哈哈,放心吧,只要我们不断地对他们轰炸,朝鲜人就会屈服了!”麦卡锡和节目主持人侃侃而谈。

而安德鲁一家只觉得这个世界荒谬到无法理喻。

安德鲁的大儿子对着电视里侃侃而谈的麦卡锡低声骂了一句:“傻逼!”而在第二天,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风暴开始于英伦三岛的某个市政厅内,今天市民们发现市政厅内的公务员们都没来上班。

不仅没有来上班,并且还在市政厅门口挂起了横幅。【坚决要求政府严惩战争贩子美国!】

【坚决为卡特爵士讨回公道!】【坚决要求撤回参加朝鲜战争的英国士兵!】

三个“坚决”的横幅拉在大门口,这个市政厅的公务员们以罢工的方式来抗议。

因为大使卡特爵士曾经是在这个市政厅工作过很多年,这里很多人都认识他。

而且他本是有爵士头衔是当地的贵族,包括本市的市政厅和图书馆都是他捐钱修建的,还修剪了一所小学和一条路。

当地居民和市政厅的公务员们在看到昨天太某报的晚间号外后都出奇的愤怒。

因为被炸伤的卡特爵士在本地可是有着非常好声誉的人。

而本地的市政厅公务员罢工行为很快成为了一件导火索,英国各地都出现了公务员罢工或者是直接上书要求英国政府责问美国政府的要求等等。

因为被炸得可是英国大使啊!

这是莫大的屈辱!作为一根搅屎棍,大英帝国很少又从上到下如此团结一致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