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十里八乡都敲锣打鼓欢迎(第2/4页)
王柏强除了带上林巧枝,还带上刘国友,胡清,方子勤三个钳工。
除了刘国友是从钳工里提拔上来的,胡清和方子勤都是厂校里培养的。
“王工,铁路上的同志给我们送饭菜过来了。”刘国友手里提着几个用稻草扎紧的铝饭盒,从走廊转身进来。
林巧枝就坐在小桌边看资料,手脚快地把桌上东西一收,叠放整齐堆在靠内的床头,然后冲正在校考几人的王柏强一笑:“可别弄油了资料!您写这些费了多大心神啊,宝贝着呢。”
胡清和方子勤都在桌下,暗暗给她比了个大拇指,眼神敬佩。
王柏强一时夸也不是,骂也不是,只能绷着脸皮指指她:“就记得吃。”
“吃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林巧枝冲他龇牙一笑,又赶紧拆了绑铝饭盒的稻草,赶紧把第一盒殷勤的放到王柏强面前,“您先吃,吃饱了才有力气骂我们不是?”
王柏强一口气噎在胸口。
脑子里“就不该带这丫头出来”的想法还没冒出来,手里已经不知被谁硬塞了一双筷子,然后被一股开胃的辣椒炒肉片香气扑了一脸。
手疾眼快塞筷子的刘国友看了一眼林巧枝,林巧枝给了他一个赞赏的眨眼。
怎么能不吃饭呢!!
林巧枝自打上了车以后,听说王柏强特别喜欢在火车上带着人搞学习搞研究,总是废寝忘食到饭都不吃,要么就是饭菜都在旁边放凉了,她就惊呆了啊。
连第一次坐火车出远门的新奇,都被王柏强给弄没了一半。
林巧枝打了头。
胡清和方子勤也赶紧跟上,三个人都手飞快,一下子摆满了一桌,铝饭盒的盖子也都打开了,筷子也都摆好了。
还能怎么着?
吃吧!
林巧枝看到铝饭盒里的辣椒炒肉片,剁得碎碎的血鸭,还有炝包菜,惊喜得眼睛都睁大了一圈,很没见识的感慨:“火车上吃得这么好啊!”
猛吸一口香气,忍不住问:“火车上不会顿顿都吃这么好吧?”
要知道,她原来一个月都不见得吃一次肉,这还不是她家个例,好多人家都这样。
刘国友一笑说:“也不是都这么好,这不是铁路这边经常请我们红旗厂的钳工帮忙吗,咱们王工也是常客。”他给了一个眼神。
林巧枝懂了,原来是沾了王柏强的光。
这铁路系统也怪不容易,只有几千辆机车,但实际需求据说是上万辆,不管是载人还是载货,负担都特别重,人见愁鬼见忧,还总被骂不作为。
她满足的吃着疑似湖南大师傅炒的菜,香得感觉恨不得再来两大碗,“湖南菜吃起来真香,真开胃下饭啊。”
王柏强脸黑黑地瞅了瞅她。
怎么之前一年多,都没发现这是个大馋丫头?
又看了看碗里的菜,有这么好吃吗?
“赶紧吃,吃完看资料,你出发前怎么跟我拍着胸脯保证的?”
她说肯定能赶上进度,他才点头愿意带上她的!
要不然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新手,跟来添什么乱,王柏强再看看旁边几个,感觉都有点被带坏了……
察觉到大老虎的视线,胡清头皮一紧,硬着头皮笑说:“王工你别担心,你想想巧枝她学得多快啊,各个车间轮转学习,只半个月就出工了,当初子勤都用了小两月呢。”
方子勤也不介意被拿来比较,他感动得心里呜呜地吃着热乎香喷喷的饭。
拿筷子夹血鸭的功夫就点头说:“您是没看见,当初我们毕业进厂之后学拆卸组装拖拉机,怎么也得三五天,有时候还得去请老师傅教,林巧枝她看两遍就能自己装了……”
话没说完,一口血鸭进嘴,他就嚼嚼嚼地闭嘴了。
还是热乎的饭好吃,呜呜感谢天感谢地感谢胆子肥肥的林巧枝!
红旗厂是有这个惯例的。
所有厂校毕业的学生,虽然一进厂就定级二级工,但一开始还是要把所有的车间轮一遍,学会所有的基本操作。
比如使用机床等各种设备,利用模具批量制作出合格的零件。
比如拆卸、组装拖拉机。
这个学习时间每个人不等,学得快的出徒快,学得慢的有可能磨蹭半年。
胡清窥了窥王柏强表情,没忍住好奇:“王工,你怎么听到林巧枝看两遍就会拆了,一点也不惊讶?”
虽然说学会拆车床了,但拖拉机和车床终究是两个东西。
有些地方卡住,偏偏就是拆不下来,组装不上去,都是很正常的。他当初也被卡住,请了老师傅教的。
那老师傅三请四催才动,还用“学了三年就这水平”的眼神蛐蛐他,可给他气得够呛。
“惊讶什么?”王柏强神色自如,一点也不委婉地看着胡清直说,“你以为都是你,老师怎么教,就用什么手法拆。林巧枝学拆车床的时候,每一步都想透了,对每个零件拆装心里都有数,当然看一遍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