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再等等三个字一出, 别说两家外资企业,就连赵司长都觉得,好久没有这么畅快地说过话了。
跟外资打交道太复杂了, 要有分寸, 偏偏他们很多人都很傲慢,说真的, 赵司长也是熬出来的,想当初,瞧见他们来夏国还要自带纯净水,他也没少在后面嘀咕!
这三个字一出口, 赵司长后面的话也就更顺畅了:“我们也需要时间找一找更合适的。不过, 我们的客观条件就是这样, 我以为如果想要快速推进的话,还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这意思不就是, 我们这边要求就这样,你要是不退步,这事儿就办不了。
无论是艾瑞克还是克拉克, 都没想过会听到这样的答复, 自然是愤怒异常。
克拉克还是比较收敛的,说的是:“并非我们要求高, 我认为你们很多工厂并没有诚意进行合资。不能只想我们付出,而不让我们有所回报!”
而艾瑞克更尖锐地指出:“他们这都是被蒙蔽了, 盲目的认为合资是对自身的损伤, 事实上, 夏国日化市场竞争激烈,根本容不下这么品牌和工厂,如今, 华美日化一家为大,海市日化和京市日化紧随其后,又有四五家工厂步步紧逼,其他工厂根本没有长久立足的本领。”
“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如此信任华美日化。”
是的,从这些答复里,十个人都能看出有华美日化的影子,他为此专门让人去调查,是不是华美日化给他们洗了脑,不过,他的人打听了很久,什么也没打听出来。
那位夏国雇员是这么跟他说的:“这些厂子都成立了非常专业的谈判小组,里面不但技术人员,市场人员,甚至还有法律、财会、规划等方面的人员,可以这么说,跟我们的团队不差什么。”
“据说,他们的答复都是这些专业团队进行了谨慎地商量后,得出的结论。倒是没听说跟华美日化有什么关系。”
艾瑞克虽然有些狂妄自大,但并不是一无是处,他既然来了这里,肯定是做过相关的研究的,“基于目前夏国的国情,他们是根本没有这个意识成立谈判小组的,更何况,夏国如今连个人律师都难找,他们怎么会想到邀请律师?”
他敢肯定:“这只有将分公司开到了美国的华美日化,才会有这个意识。除了华美日化还有谁?可别忘了,戴维斯就在为他们工作!”
是的,当魅力品牌再次出现在美国人民面前,还是利用了正规新闻和广告双重夹击的方式,虽然这跟海外市场部没关系,但搞销售的,怎么可能不关心呢?
他们是不相信华美日化这样一个从夏国来的企业是懂这些的——《十分钟》可不是来美国住几天的人就能搭上线的,他认为这应该是戴维斯的作用。
虽然没有开口没有交锋,但他知道,戴维斯被冷待是充满怨气的,他选择华美日化而不是选择LH或者其他的大型日化公司,就是想要一雪前耻!
——艾瑞克自己做了什么,他心里清楚的很。
他当时认为,虽然戴维斯在魅力品牌复出这件事上表现的可圈可点,但是不足为虑,毕竟华美日化只是一个来自夏国的品牌,它如果来自墨西哥他都会担心的。
但现在,他有些觉得棘手了,他应该想办法让戴维斯离开的——瞧瞧他给周渔多少信息,出了多少主意,如果不是戴维斯,华美日化怎么可能这么警觉,如果华美日化不知道,其他工厂又怎么可能这么统一!
而且,他们这么调查一点口风都不漏,这可不是只涉及一两个人,他认为这很麻烦,说明夏国日化行业太团结了,这真的很麻烦!
介于此,他的言论自然意有所指,他接着说道:“而跟我们合作,我们将带来更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理念营销策略,甚至是品牌的包装打造,才能保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
这话他们不仅仅对赵司长说过,还对跟他们有过合作接触的日化厂说过,不过后者听了并没有所动。
赵司长倒是很认真地说:“艾瑞克先生,你对华美日化的误会太大了,它只是个小小的日化私人工厂而已。我说的话,你还是好好想想。”
全国第一!领头羊!你说它是私人小工厂?!
艾瑞克离开的时候,都在愤怒:这是包庇!
不过赵司长这种态度改变,自然不是因为个人好恶,而是因为环境变了。因为大家屡屡拒绝外资,赵司长和日化局梅若雪还专门聊过,赵司长担心的是:“会不会因此而导致合资失败?”
梅若雪的回答是:“如果是在三年前,我会很担心,那会儿我们一直在密切接触国外日化大公司,想要邀请他们进入夏国,为我们带来他们说的技术管理和设备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