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3/5页)

“由此可见,我们缺乏高端产品,就是个悖论。”

“而相反,夏国如今拥有八亿农村人口,更多的人还是在使用肥皂,据我们统计,1985年梅树村肥皂销售量是1983年的1.5倍,而洗衣粉销售量只增加了40%。”

“也就是说,我们的国情导致了我们现在的产品,就应该以洗衣粉香皂肥皂为主,而高端的洗液产品,我们已经足够了。”

“这些所谓的问题分析,都是不正确的,我不想来揣测他们的恶意,但是,进入夏国市场,用所谓的外资身份来迷惑,这是缺乏诚意的。我认为合作不妥。”

如果说伍月华他们过来听会,是带着五分对周渔的信任和五分好奇的话,那么王罗阳的话说完,伍月华真是想给他鼓个掌。

就是这样,不能一说高端就觉得需要引进,一说先进就觉得自己已经不行了,这种合资引进方法,太盲目了。

最重要的是梅树村有理有据,这个纪录片要是拿给各家日化厂看,相信他们也会醍醐灌顶,不会被迷惑。

王罗阳都这样,一时间,不少人都盯着参会人员,想要知道,那么一下一个是谁会说什么?

不过他们看的激动,开会的人却是冷静异常,周渔很快说道:“目前是这种情况,不过我们也可以从他们话术中明白,他们进入夏国市场后,将会采取怎样的措施。”

“他们将以高端产品为主要卖点,譬如高端的洗液,高端的洗发水、沐浴露和牙膏产品。我认为,虽然我们目前市场没有那么大,但是市场会发展的,即便不和他们合作,我们也应该在品牌设置上,有所分类,让有所需的人也能买到国产产品。而不是将空白的市场送给他们。”

这都行?

伍月华他们都笑了,人家这是准备薅肥羊的,哪里想到,他们没沾光被批判了一番,周渔还倒薅了羊毛回来!

不过,这个说法看起来很平常,仿佛就是在开会,可你要想到,这是有摄像机的,周渔这不仅仅是对华美日化说,还是对看这个纪录片的所有同行说的,伍月华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周渔跟她说过自己的名字叫渔的原因,伍月华甚至南州也因此受益过——南州的北方冬季菜基地就是周渔一手促成的。

那会儿伍月华就觉得周渔这人胸怀大,但那会儿是一地,现在是一个行业。

如今已经是改革开放的第七个年头了,大家都开始讲市场经济,那就是自由竞争,原先很多共享的技术知识都开始避而不宣,但周渔却在这里一点点一条条的去告诉大家他们会怎么做?

华美日化可是夏国如今日化行业的领军人,她愿意将坑替大家埋了,将发展方向公之于众,日化行业何愁做不大,又怎么会贪恋外资呢!

周渔说完了继续,很快进行到了合作方式,工作人员徐倩将对方的提议说了出来。

“华美日化以厂房和设备、品牌入股,BJ以资金入股(具体比例以评估为准),共同合资建立BH华美日化公司,我们将保证在日后的运营中,每年将对华美旗下品牌投入不少于1000万人民币。”

法务徐林开口,“因为目前没有进入到下一步,所以双方投入的占比是不知道的,但是我们可以从过去他们在欧洲进入市场的方式,以及投入不少于一千万人民币这样的话语推断,他们肯定要企业的主导权的。”

“所以这句话的问题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是否要让出主导权,让出会导致什么?二是他们的投入是否是真的。”

“主导权的问题我来谈。”周渔说,“首先我们要知道对方这么强大,为什么不自己做,而是要收购华美日化,这就可以再深挖,他们到底看上了华美日化什么?”

周渔直接拿出了例子,“我们从欧洲那边得来的数据表明,BJ在十年间收购的所有品牌都消失不见了。以BJ与英国品牌美然日化的合作为例,他们使用了三个步骤。”

“当时的美然洗衣粉在英国颇有市场,他们于是提高了美然的售价,让美然的受众不再购买,其次,他们则用将美然产品换了包装,贴上了BJ的品牌名字,以过去美然的价格出售,从而抢占市场。”

“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通过狸猫换太子的方式,拿走了美然的渠道和用户,最终让自己的产品畅销。所以,如果合资没有了主导权,那么等待我们的就是一场噩梦。我们辛苦打造的品牌都会成为别人的嫁衣,我是不同意的。”

周渔说完,徐林立刻点头:“是的,而且,他们提出的优待条件上还有很多陷阱。譬如每年为华美日化品牌投资1000万,看起来挺多,但要知道,这缺乏限制条件。”

“是投在一个品牌上,还是投在多个品牌上。是投在研发上,还是投在宣传上?因为过去的案例,我们在合作前不得不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如果他们将所谓的一千万投在盖厂房上呢?那么我们的品牌得不到任何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