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举国震动(第6/6页)

这是明摆着断了世家想要安插人手的想法,还收获了无背景的百姓们的欢呼与支持,甚至有许多人都自发地开始揭发哪些人与世家有联系。

自然也有些纯坏的,想要举报自己同乡或者对手之类的,但都会被官府的人查出来。

这些官府衙门里的人,其实大多数都还是四大世家的人,但他们身边还有个监督者,就是秦枭派去送文书的武将或者兵士。

这些人都被秦枭赐予了特权,那就是有权盯着这些官员报名,若是有不符合文书的做法,例如放自己人报名之类的,这些军士们就可以直接拿人。

就这般拿了四、五位县令和知府,众人便也不敢再搞小动作。

楚九辩听说后,不由笑了。

秦枭手下的军士们搞政治不行,但在其他方面真就是令行禁止,且手段果决。

而且秦枭说到做到,对那些小有名气,可能被世家盯上的人,他都派了暗卫去保护。

如此一来,其他势力的人不仅伤不了这些参考学子,甚至都不能接触他们,更不能威逼利诱了。

世家本来没怎么当回事,可随着报名人数越来越多,还有许多熟悉的名字出现在各郡各县的名单上,他们也坐不住了。

当即一个接一个地发出消息,说自己家也要办“对外学堂”,想要成为世家门生的士人都可以来报名加入。

一时间,大宁士人阶层又是一阵轰动。

那些曾经没办法接触到世家,没办法成为门生的士人们,有许多都动了心思。

进入国子监只是有可能当官,但如果依附上了世家,那便是说出去都会被人高看一眼。

于是很快就有不少士人开始去官府销毁自己的报名表,转而投身世家族学。

而那七位藩王瞧着自己封地上的才子才女都去报名,准备报效朝廷,更是待不住。

便直接宣布自己封地上的小朝廷也要招人,只要是有才华的人,就都可以来参考。

本就故土难离,许多人便在权衡利弊后,选择了藩王的小朝廷。

因而不多时,衙门里的报名人数就少了一大半。

楚九辩和秦枭倒是不在意,这些筛选下去的人本就不适合国子监,他们还得感谢这些世家藩王帮他们筛选呢。

国学开办之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楚九辩全权负责一切。

成日里一半时间忙着建设国子监,一半时间忙着培训讲师,只有午饭和晚饭时候才与秦枭以及百里鸿一起用饭。

且秦枭也没闲着,找了一批军士,教他们如何当“考官”。

开考时间定在三个月后,在县城考一轮,选出来的人再到所属的郡城考一轮,之后再入京考最后一轮。

能入京,除了那些浑水摸鱼的,其余的就都能进国学,只是有些要进入重点班重点培养,其余的慢慢教。

而在地方考试的过程中,为避免作弊,考官们会从京城过去监督。

考题秦枭也会交给暗卫,悄悄送去地方,在考试前一刻再交给考官,保证最大的公平性。

至于考题,楚九辩都是自己出的。

三个月的时间说快也快,说慢也慢,而比科考先到来的,是中秋宫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