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拉绳子

珠海每年总有些时候潮湿得惊人,海风漫着水云,潮一样地淹没整个城市,所有地方都凝着厚厚的水,不仅潮得骇人,偶然还带着海边的腥臭,衣服是没法晾干的——汪海成经常把衣服放在空调下面,开着抽湿档拼命地吹。

60K黑体辐射信息的破译工作偶然之间取得了进展,但一方面进展太突然,另一方面又太莫名其妙——60K黑体辐射为什么会跟小鼠模式动物基因库联系起来?在珠海已经闷湿得透不过气来的天气里,大家更是焦躁得心火上涌。

按初级工程兵赵侃的处理办法,黑体辐射信息被编译成了四进制数据——现在连高中生都知道DNA碱基对有四种:A—腺嘌呤、G—鸟嘌呤、T—胸腺嘧啶、C—胞嘧啶。所以自然的,四进制数列天然就有类似基因碱基的数据结构。但拥有类似的数据结构,跟拥有一样的数据之间还有无限的距离:不能说都是1和0,你用两个按键就能写出一套操作系统来。

这是一个巧合吗?一个违反科学常识出现的60K黑体辐射信息,跟一个小鼠模式动物基因数据之间的联系是什么?这巧得也太过离谱了吧?

白泓羽突然想起一本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地球是老鼠创造的超级计算机,为寻找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终极答案而制造的设备;老鼠才是地球真正的主人,而人类不过是设备上的寄生虫。或许这才是真相,白泓羽想到这里,忍不住笑。这如果是真的,那也太可爱了吧?想到自己当年本科生物实验的时候杀过那么多小鼠,又突然有点后怕。

这个奇妙的巧合让负责保密工作的领导开了足足两个小时的会。会议之后,组织决定采纳白泓羽的建议,请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的所长安森青教授前来协助。

他们会怎么去请安教授呢,一堆绝密安保人员一拥而上闯进办公室吗?白泓羽很有些好奇。她本科在南京大学读的生物和天文双学位,安教授当年曾给她上过两学期课,也不知道还记不记得自己。

安森青教授是内蒙古人,流着草原牧民的血,爱喝酒,脾气很大。年轻时繁重的野外调查工作常常露宿荒野,说话声如洪钟,但是总不记得人的名字。就算天天跟你见面,也会开口叫你:“那个这谁……过来一下。”

想想安老师因这个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被一群特工从南京往珠海“请”,白泓羽就觉得很欢乐,总浮现起安老师那张圆乎乎、气哼哼的脸。

第二天临近中午的时候,专车把安森青教授送到了学校。车门滑开,这个一米九几的大个子跳下来,一脸不快。一见到迎接自己的白泓羽和汪海成,安教授就怒气冲冲地嚷嚷了起来:

“能耐啊你们,这跟绑架一样嘛。我课还上不上了?会还开不开了?下周亚洲模式动物研讨会我的主题演讲还准不准备了?你们谁啊?”

好在白泓羽早有准备,她本科的同学现在还有几位在安森青教授手下读博,对教授的毛病和喜好一清二楚。她满脸赔笑地对老师说:“安老师,安老师,别生气。”眉毛一挑,低声说:“我们给你准备了茅台。”

安教授最爱喝酒,当年白泓羽毕业的时候就眼睁睁看他一人干掉一瓶高度五粮液。但随着年纪越大,当领导应酬越多,肝脏也不如从前了。家里和学校都有人管着,安森青教授虽然嗜酒如命,但是除了过年开恩典,平时真是喝不到,听白泓羽这么一说,脸色一下就好了许多。

“不耽误工作吧?”

“不耽误,不耽误。安老师,我本科是你学生呢。不记得了吧?”

“是吗?哦哦哦。哈哈哈,珠海这边的榕树长得挺好呢,空气真比南京好多了。”

“就是潮得狠,适合红树林。”

三人寒暄一番,白泓羽把自己过去的老师和现在的老师相互介绍了一下,才拥着安教授进了办公室,气氛一时和睦。负责保密培训的工作人员给安教授讲条款的时候他又连翻了几个白眼,不过还是麻利地签了保密协议,一边签一边指着白泓羽朗声道:“那个这谁啊,说好啊,你要是敢拿两三两酒来对付我,可没完!”

保密培训来来回回折腾了大半天,等到那薄薄一叠资料拿给安森青教授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教授看材料一共花了二十分钟不到,前面关于60K黑体辐射信息的解释他最初不是很明白,草草翻过。短短两页小鼠基因库他倒是花了些时间,看完了眉头紧锁,又翻过去仔细重读信息源的说明。

几个人都在等他开口解释,安森青教授却往椅子上一仰,闭目半天不说话。几个人面面相觑,等了快有五分钟,安教授突然睁眼,说道:“我实在搞不懂你们给我看的这个是什么鬼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