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天经地义(第2/3页)

赋,美国大学才会愿意收你。

所以杜致仁有错吗?他没有错,有错的就是蒋介石。但凡蒋介石按照当初约定好的说法给杜家一笔安家费。 然后准时的发放杜聿明应该领的薪水。那么杜家都不会如此难过。

而这还是杜聿明的妻子尚有一点家底。 还有的金银首饰可变卖。要是逃去台湾的家人带的黄金首饰不够,没有可变卖的东西,那日子会过成怎样啊?

蒋介石这人出尔反尔前倨后恭的事情干的可太多了。原时空之中,他将杜聿明的大儿子杜致仁给活活逼死,结果一年后, 杨振宁拿着诺贝尔奖。

蒋介石又立刻对杜家的态度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弯。给杜家人房子票子。杜聿明的工资照常发放,发给杜聿明的妻子。

目的就是为了笼络杨振宁夫妻。原始空之中, 杨振宁携妻子来北京看望杜聿明,之后和杜聿明深切长谈。最终决定不定居台湾。

而在原时空之中,一九五九年杜聿明在功德林改造成功成为第1批特赦的功德林学员后。蒋介石还从台湾发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件来。说是让杜聿明回去台湾,还继续让他当将军,并且还要给他多少

多少钱。

最终杜聿明直接拒绝了台湾方面的邀请,把家人接来北京后在组织的安排下有了个工作,在大陆安度晚年。

“杜长官可是老头子的心腹爱将。就连他都这样的待遇了,他人的家眷怕是好不到哪里去了。”看着杜家人抱在那里哭成一团,邱行湘忍不住开口道。

“那那些战死的将军呢?我听闻黄百韬兵团长。战死之后, 老头子亲自给他发了悼文。"在 锦州被俘的范汉杰忍不住开口问道。

他心里多少有些庆幸。当初在锦州时候,为了表达自己死守锦州的决心,自己将家眷老小都接去了锦州居住。

最后锦州城破,自己被俘一家老小也落到了马列党手上。

他的妻子和子女也在接受马列党的再教育。要改掉他们身上军官太太和将门子弟的娇蛮之气。原本范汉杰还觉得自己的家人怕是和自己一样,也要受上个几年的苦了。

但是听着杜致仁如此之说,反而却有些庆幸。如果自己的家人是在如功德林一样的地方进行改造的话,那么至少生活无忧。甚至可以说过得还挺健康的。

如果去了台湾的话。怕是连衣食都没有着落了。想到杜致仁所说的有些军官的家眷活不下去,只能让女人去当半掩[ ]的暗娼了。

想到这里,范汉杰就忍不住打了个哆嗦。要是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争落到这个境地,那还不如把他杀了算了,堂堂七尺男儿让妻子女儿做这个,哪还有什么脸面苟活于这世界。

而听到范汉杰此言。杜致仁又忍不住冷笑了一下:“姓蒋的给了一笔抚恤金,话说的很好听,但是最后给黄百韬加卷的只有10万元金元卷。这也就是我说的,要是爹您战死在了战场,我们也不会有多

少抚恤金。

听到他这话,功德林的学员们都倒吸了一口冷气。这蒋总裁已经不是一般的刻薄寡恩了 ,就算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刻薄皇帝和他相比都稍显逊色。

在整个解放战争之中,黄百韬是唯一个杀身成仁, 为了所谓党国大业而牺牲主动自杀的高级将领。

即便是再刻薄的君主也知道在这种忠于自己的高级将领牺牲后,应该展现自己的爱材之心。曹操都还知道哭典韦呢。好嘛,到了你蒋总裁这里10万金元券就把一家给打发掉了。

这发下来的东西能买得到10斤猪肉吗?

更可笑的是蒋总裁在其追悼会上发的那个悼文。

其中有一句简直是让人贻笑大方,那便是在赞扬黄百韬牺牲的时候,他来了一句黄埔精神不死。

而刚刚好的是,黄百韬压根就不是黄埔系毕业的学生,和他蒋校长没有任何师生之情。

人家是地方讲武堂出来的,杂牌中的杂牌将军。在你的黄埔嫡系将领之中饱受排挤。

现在人死了,蒋总才高喊一句,黄埔精神不死。也不知道是在嘲笑谁。

听闻杜致仁如此说。这一些功德林的学 员们再也忍不住了,纷纷打听自己的家人在台湾日子过得怎么样?

当然杜致仁也不是所有军官的家眷都认识,但是和杜聿明一家走的比较近的那些将军的家眷他还是有所耳闻的,因为这些女人都失去了丈夫,或者他们的丈夫都在功德林里学习呢。

她们不报成团,在台湾更活不下去。

不仅仅是杜家如此,很多人家也是快要过不下去了。

在这里杜致仁特别提了一句黄维。

“黄维将军的薪水也停发了。您的妻子蔡若曙和您家的一众孩子,之前的生活极为凄苦。听闻您的妻子,想要从台湾动身来大陆寻找您的踪迹。但是被姓蒋的人给拿住了。并且说他们通共,并且说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