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购物与探亲(6K6大章)

当知道陈瑞章的媳妇和杜聿明的儿女、女婿要来功德林之后,功德林里的众人都忙碌了起来。

大家该收拾的收拾,该搞卫生的搞卫生,还有人想要把功德林给好好的搞一遍,收拾出一种张灯结彩的感觉。

大家都很热闹,有一种比过年还要隆重的气氛。是啊,过年那有和亲人团聚重要啊,功德林里过年还是这群大老爷们,都没变的。

上次美国佬有家人来探亲,但是美国佬的家人来探亲管我们国府将军什么事儿?他们又不会给咱带些什么好东西。

再说了,咱们和他们又不熟。就丘行湘和叶立三几次和人家[推心置腹]的聊过天罢了。就这美国人还记仇呢!

史密斯那几个美国师长从功德林出来回美国之后,还多次发表公开讲话,说在中国遭受了虐待呢。

天地良心,连一点伤都没有,你们受哪门子的虐待了。

美国人就是矫情。有本事你们验伤啊。

对于史密斯那些美国师长,功德林的人没多少好感。就像是对现在的蒋二公子一样。

及不排斥,也不接纳。反正蒋二公子有一种游离在外,感觉着一种名为校园冷 暴力的东西。

就像是大家都在兴高采烈,但是没有人去搭理他一样。

冷不丁有人找他说话,那也是让人火冒三丈。

“二公子,你爹啥时候过来和你团员一下啊。 "有人揶揄着。

现在功德林里的娱乐项目终于更新了。大家伙再也不是天天聊黄维的天下第一强军了。 而是开始聊蒋家父子的团员故事了。

蒋纬国每每到此都要气的跳脚。

且先不说蒋纬国和功德林的一众人如何。且说杨政宁一行人来到北京之后被安排在了距离王府井不远的一处酒店居住。

作为女婿,第一次见岳丈, 杨政宁多少有点紧张。现在的他还不是元时空中那个获得了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

现在的他还没有那种顾盼自豪的气质,相反因为缺钱所以还有些憋屈。

元时空之中,杜致仁是在1955年自杀的。自杀原因是因为交不起学费与被蒋光头的羞辱(一 千美元还要分两年借,分明就是逼人去死)。

那个时候杜致仁就借住在杨振宁和杜致礼家中。当时杜致仁窘迫的交不出下个学期的哈佛学费,也向着姐姐姐夫借过钱。

但是当时杜致礼和扬振宁也是穷的叮当响。赚的薪水勉强为生,负担杜致仁在家中的日常开销就已经是极限了。让他们再拿出几千美元来帮杜致仁付学费,他们实在是做不到。

而杨政宁发迹还是要在1956年,他的研究有了决定性的突破,并且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他才一改从前生活的窘迫。

而现在杨政宁还是个穷酸的研究员,他对于和杜聿明见面远没有元时空1956年后那么从容。

他在酒店里把身上为数不多的现金都掏了出来,全部加一起有一千 多美元。

“咱们的全部家当就这么多了。组织上估计会给我安排一个大学里教书的工作,听说还会让我研究我的课题,就是估计科研资源不会和美国那样足了。”杨振宁道。

“咱们拿些钱买些礼物去看完岳父吧。"

杜致礼点点头,想了想说:“咱们和这边的工作人员说说吧。兑换一些美元, 给父亲买些东西吧。”

在一旁的杜致仁也道:“父亲说功德林不错,但是我想那里毕竟也算是监狱啊。还是看看父亲有些什么需要吧。”

一行三人打定主意,第二天就和负责接待他们的工作人员讨论这个事情。

然后兑换了差不多两百美元的货币,这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一笔大钱了。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他们前往前门]大街和王府井这两条北京主要的商业街进行购物。

这不逛不知道,一逛吓一跳。

杨振宁一行三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十好几年前呢,虽然说新中国建国也5年了他们回来之后也确实感觉到北京和上海有不少的变化。

但是对于 普罗大众而言。一个国家发展的到底好不好,并不能完全的看他的高楼大厦与宽阔的马路。这些东西当然重要,但是与之相对的是这些高楼大厦里面住的到底是不是老百姓?那繁华热闹的

街道到底是不是为普通老百姓的消费而开设?

只有这样两者结合。才能真的说得上一个国家是否真的在大踏步的发展。

而在新开设的王府井百货商场里,杨振宁等人确实感受到了这个国家真的在大踏步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做一些表面功夫。

他们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多多少少都是会有感受到美国新闻媒体报道的影响的。毕竟有句话说得好,谎言说了1000遍就会变成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