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天经地义
杜志仁的话音刚落,整个功德林内所有的学员都掀起了轩然大波。
因为他说的话可是让很多人急切的想要得知真相,想要知道自己的家眷在台湾究竟过得如何?
其实不光是他们,原本在会客室里一起旁听的王英光和副所长两人听到杜致仁所说的话,都忍不住微微皱起了眉头。
副所长更是在王英光耳边低声耳语道:“还记得当年淮海大战前,司令员和咱们开会讲话鼓舞士气的场景吗?”
“当时司令和咱们说,蒋介石的军队是一个依靠父父子子君君臣 臣关系来维系的封建主义军队,是一只落后的军队, 是战胜不了先进的人民军队的。但我现在觉得司令可能说错了。“副所长看着群情激
奋的功德林学员,他低声说道。
“我虽然也没有学过什么大学问,但是延安的抗大还是学了一段时间的。小时候在老家也经常听一些评书先生讲三侠五义,罗通扫北之类的评书故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军队还讲究一个食君之
禄,担君之忧。君王还要想着给自己的臣子们相对优渥的生活。还要推衣衣之,推食食之来收买人心呢。这蒋光头看起来连这好像都做不到呢。
王英光低声回了一句:“要不然主席怎么会把蒋介石称为运输大队长呢。听说当年主席他们制定解放战争的时候是预计解放战争要打五六年甚至是七八年的。谁能想到4年他们就逃到台湾去了呢。
“主席他们已经是按照封建军队的方式来计算蒋介石的战斗力了,谁又能想到他们连封建军队都不如呢。看起来症结就在这里了。”
两人低声说了会儿话,看着功德林里那些学员的情绪越来越激动,王英光不得不站起来,用力拍了拍桌子。
“肃静!肃静!所有人都别激动。大家都安静,听杜致仁把话讲完,有什么问题等人家把话说完以后你们再来问。
王英光在功德林还是很有威望的,他一开口那些学员们当即就不讲话了,只有躲在角落里的蒋二公子缩了缩脑袋,他有一种大事不妙的感 觉。
等到众人都安静下来之后,杜聿明代表所有人开口问道:“你把老头子在台湾做的事情,都好好和大伙说一说。”
“好“杜致仁亲了亲嗓子。
”别人家就不说,先说我们家好了。最开始蒋介石以为父亲您牺牲了,战死在了沙场。他还颇为假惺惺的发了一份悼词。说是感慨您为党国这么多年做出的贡献。”
“原本说是还有一份抚恤的,具体金额是不知道。但是我估计不会太多,至于为什么,我后续会说。"
”反正后来他听说您不是战死沙场的,而是在战场上面被俘虏了。之前说的话就全都不作数了。本来你应该还有一笔安家费的,但是到了台湾我们一分钱都没有领到。”
“不仅如此,本来说好的,您要是在战场上有什么意外。您的薪水也是照常发放,一 直发放十年,足以让我们兄弟姐妹有独立赚钱的能力为止。这笔钱我们也是一分钱的踪影都没看 见。”
“姐姐和姐夫在美国,也是做着相对清贫的研究工作。没有余力来资源家中开支。弟弟妹妹又小,就连我也尚在求学之中,没有办法为母亲分忧。”
“母亲只能将家中可变卖之物尽数变卖。当年父亲您送给母亲的金银首饰,还有你们的订婚信物和结婚戒指都被母亲拿去变卖了。”说到这里,杜致仁忍不住红了眼眶。
“孩儿不用,堂堂七尺男儿却要连累的母亲连结婚的首饰都保不住。在家中空吃闲饭,孩儿对不住父亲!”
杜致仁说到这里,忍不住跪下来给杜聿明重重的磕了一头。
杜聿明连忙将自己的孩子扶了起来,他的眼眶之中也是红红的。杜致礼挽着丈夫杨振宁的手,捂着自己的嘴在无声的抽泣。
在场的功德林学员们看到这一幕 也纷纷低生哀叹。
这能怪杜致仁吗?肯定不能啊,虽然说他确实是个七尺堂堂男孩汉子,但也不过是个才20出头的小伙子罢了。可能现在还在念大学呢。学业还未完成。能够去哈佛读书,证明这小伙子是个学习的胚子。
在场的所有人扪心自问,如果是自家小子有能力实打实的考进哈佛,并且每年准时修完学分。不拖沓的修完大学,学业顺利的拿到大学毕业证。
那么在场所有的功德林学员都会倾尽全力支持自己的孩子去完成这个学业,而不是让他读到一半,然后辍学去工作。
要知道这个年头,美国对中国别说反共反华了,仅仅是种族歧视都严重的不得了。进入哈佛或者是麻省理工这样的美国最高学府,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很难的,你需要在学业上展现出远超同期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