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住与人

赵春来和魏兰在国庆那天去民政后领了结婚证,成为了正式的夫妻了。

“在我们村里,我应该是第一个自由恋爱,然后结婚的。”赵春来握着魏兰的手,他如此说着,脸上还有一种自豪的神色。

“幸好我当时没有顾及家里人的反对,直接报名来了厂里。不然的话,我现在不光是在家里种田。更可怕的是可能会和一个我不认识的女人相亲结婚,然后莫名其妙的过一辈子。”

赵春来说道这里,忍不住全身打了一个颤。

想一想真的觉得这样的生活太可怕了。从前他不觉得有什么,因为在村子里老一辈都是这样过的,好像全世界就该如此。

但是自从开始村村通喇叭工程之后,村里喇叭里放的那些节目和新闻给赵春来这样的年轻人开了一扇窗。

这也是他为什么在家人反对的情况下也要出来闯一闯的原因。

他向往广播里外面世界的模样。现在他真的出来了,他见到了。只觉得外面的世界比广播里的更好。

不仅仅是因为外面的世界可以赚到更多的钱,更是因为这里有更多的选择。

自己上次回家,看到了家里从前和自己玩的好的小伙伴,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爹了。

虽然有土地,但是日子只能说是紧巴巴的。

从前大家伙过日子的好坏,是按照解放前那种日子对比的。现在农村的日子自然是比解放前的好了大多了。

但是人的日子好和不好,都是通过对比来的。

现在的农村的日子确实在不断进步,但是进步的程度真的比不上城市的发展。

“也不知道村子里什么时候能发展的和城里一样。”

“估计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吧。但是工厂组织的学习小组不是说了吗,我们国家在致力于缩小城乡差距。今年年初开始农村的小学也有课间餐了。以后会越来越好的。等到什么时候咱们农村也通了水电有了医院和中学,那就一切都好了!”

魏兰也是江苏农村来的。

他们结婚的时候响应现在国家的号召,拒绝大操大办,甚至都没有回乡办酒席。就请了双方父母来城里,然后赵春来向厂里打了个申请,在工厂的食堂搞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再搞了一些酒就算是办喜酒了。

厂里的同事也纷纷过来祝贺,但是没人蹭饭吃。(在这个年代,蹭饭吃是非常无礼的行为。主人请吃饭,很多人都不吃。劝饭劝菜是这个年代独具一格的习俗。)

而且这个年代,这样搞这种结婚酒不算寒酸。桌上有大肘子和一整只的南京烤鸭,算得上是很不错了。

当时两家的老人都喝的有些多。他们都觉得孩子虽然没有听父母之命去结婚有些想法,但是在看了城里的孩子之后,他们的这些想法又被抛掷脑后。

他们父母生于农村,只是见识少又不是傻。怎么分不清什么好什么不好呢?

就像是小两口现在好不容易申请下来的房子,对于现在农村的普通农民来说可是太好了。

赵春来和魏兰两人今天趁着休息,过来准备好好的收拾一下自己的房子。

团结小区不小,可以容纳差不多一千户人家。不过没有什么高房子,最高的只有七层。

毕竟要是太高的话,现在又没有电梯,爬楼可是累死人了。

其实没有电梯的话,七层楼已经很高了。

赵春来和魏兰很庆幸,他们抽签的时候没有抽到最高楼。

不然的话爬楼都要爬死了。

他们的楼层在三层算得上是一个比较不错的位置了。

团结小区内部还是做了相当的规划的。小区内部道路相对宽阔。在设计这个小区时,当时规划是这个小区的使用年限大约为50年。

倒不是说这房子50年后质量就不行,不能住人了,而是考虑到城市的发展扩张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国力的不断攀升,50年后这个小区能否存在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而且在设计的时候小区还特别将楼间距相对的拉宽一点。

原时空之中,很多小区在最初设计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过采光的问题。采光权这玩意儿还是在21世纪之后才慢慢被大家所普遍了解。在那之前很多楼挨着楼,楼挤着楼,导致低层住户一点阳光都没有。

长期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下,对人的身体健康也是不利的。由网咖培养出来的专业团队,在设计和建造的时候就规避了这些问题。而且楼间距设计的宽一点,也可以考虑到日后小区用户有可能会出现的停车问题。

现在小区规划地下停车场为时尚早,但是不得不考虑的是也许本时空30年之后,很多国人就可能可以买得起汽车了。

到那个时候,小区里面停车位的问题又是一个大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