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叠手成山(第2/3页)
他的话没毛病,在场的众人都点了点头。
对他们这些糖厂来说,一个城市的销售额不值一提。甚至说柏林的糖果店倒闭就倒闭了。但是他们现在害怕的是另一个问题。
看着荷兰人在那儿一直兜圈子,马氏总代的美国人坐不住了,他直接站起来开口道:“我现在只想知道一点,那就是中国人的糖果卖这么便宜,他们到底是在以本伤人,还是他们确实有那么便宜的糖原料!”
这才是这次聚会的重点。
中国有多穷?不用多言,稍微研究一下就知道了。中国人以本伤人?说真的,在座的各位都不信。
中国商城他们也去过,里面卖的很多东西可不算很便宜。他们要赚取外汇来供应国内经济发展,这是人所共知的。
所以不需要太多的调查,在场的所有人都相信,中国人肯定有一个低价糖料来源。
“他们的糖果价格太低了,仅仅比我们的生产成本高一点点。这样的价格销售是无利可图的!他们到底是怎么压低糖料价格的?!”马氏糖果的总代有些愤怒的低声咆哮。
在场各大糖果商,费列罗(巧克力也需要糖)、范梅勒等公司的糖料主要来源是太古集团(注册地在香港的英国公司)。
雀巢和亿滋有自己的糖料厂。
马氏的糖了则来自于大名鼎鼎的联合果品。
现在这个年代糖很贵,因为生产成本太高了。酸法制糖需要耐腐蚀且全密封的容器作为制糖载体。光是这种密封罐就不好制作。
历史上中国最早就是从苏联引进的酸法制糖,全国能生产这种罐体的工厂屈指可数。甚至为了这个制糖罐子还搞了专家团队一起攻关科研。
制糖罐生产成本高,使用寿命短,对技术要求高。是五十年代糖料价格迟迟无法降低的主要原因。
现在这些糖果商们与其说是在讨论他们糖果店的生意不好,还不如说是在讨论如何获取低价糖料。
但是这样的讨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技术壁垒在这放着呢。
雀巢自己有糖厂,他们疯狂的压着殖民地的工价,甚至可以说为了让欧洲人吃上一口糖,他们能抽干种植园工人的一身血。但就算是这样,糖价还是下不去的。
一群总代商量了半天,想了各种办法。
“去告中国人恶意倾销!”
“你蠢啊,人家在东柏林卖,没到西柏林。你去找东德政府,看看他们理你吗?”
“那就找媒体,说中国人的糖都是在臭水沟和厕所里生产的!”
“呵呵,你忘记了中国人拍摄的那个《揭秘》的栏目了?之前已经打死美国的肉类企业了。之后又炮轰了化妆品行业。你真想中国人来播一个糖业揭秘?”
“他妈的!中国人从哪儿找的那么多内鬼,搞来那么多的资料的!”
“是中国搞的嘛?肯定是苏联间谍啊!我早就说欧洲已经被苏联透成筛子了。”
“那怎么办?干看着?如果中国人真的有廉价到不可思议的糖料源源不断的供应,迟早吃掉我们的份额!”
“要我说啊,还是推动中国商品禁止入关吧。”
“这是公司高层才能决定的大事,我们只是总代罢了。轮不到我们讨论。”
“但是就这么让中国人占据柏林的市场了?”
“呵,以本伤人嘛。谁不会,诸位一月底还有一件大事大家忘记了吗?”
众人看向了范梅勒在德国的代表。只听他缓缓说道:“自从去年中国商城开业后,北约方面一直想在这方面进行一场文化反制,大家都知道。”
“西柏林将会举办一场盛况空前的展览会和音乐节。中国糖果即便是能低廉的卖,但他们总有成本。诸位,价格战而已,不是没打过。我已经请试过总部了,我们公司旗下的糖果也将开始降价出售。”
“先生们,不要太多犹豫了。联合起来,把中国糖按死在襁褓之中,至少不能让他们通过东柏林的渠道传递到我们销售的基本盘去!”范梅勒的代表恶狠狠的说道。
诸位糖果商互相看了看,然后都重重的点头。头
大家伸出手,一只又一只的大手叠在一起,他们将叠成一个大山压上来!
第0章 番外,科普向,糖类战争
番外科普向——每一口甜都带着血。
中世纪,两名骑士可以为了在野外发现的一个蜂巢而发起骑士决斗。
因为当时的蜂蜜价比黄金。一盎司蜂蜜、一盎司黄金。
寻求甜味是人类最原始的欲望,仅次于吃饱、取暖、交配。
在人类漫漫万年的历程中,糖从来都不是一个容易获取的东西。
日本有一种龙虾蛋糕,在日本战国时期于长崎一带流传开来。日本战国时期(相当于中国明朝中晚期),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来到日本。带来了西方的火炮和工艺品,还有西方的食物,包括饼干和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