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敲锣与打鼓

资本主义的糖果商们联盟了!决定要搞死中国糖果,至少不能让他们涌入欧美市场,侵占他们的基本盘。

当然话是如此说,但是事情是不是这么做那就不好说了。

马克思都说了,要是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家会出卖吊死自己的绳索。

别看有的时候资本家可以团结一心,特别厉害,好像钢板一块。但那是因为大家同样做这件事,大家都可以获利的情况下才会这样。比如说大家串通涨价之类的。

除此以外,资本家大多数时候所谓的联盟,基本上就说说罢了,不要当真。

高级糖果的暴力程度实际上远超普通人想象。

历史上七十年后,五百克怡口莲糖果的价格是四十元人民币(瑞士莲巧克力糖为195元每斤,大白兔奶糖为24元每斤)。有的人会觉得有些小贵,有的人会觉得不贵。但基本上大家好像都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价格一样。

因为大家已经给这样的糖果在心里锚定了一个价格,再加上收入水平的提高。四十元一斤的糖果对普通人来说贵也只是小小的贵。

但如果脱离高级糖果的滤镜,好好审视一下糖的价格就不难发现。作为原材料的白糖,一斤价格只要四元钱。

四十和四块,这其中的差距高达十倍。当然,怡口莲还有其他的配料,炼奶、咖啡液等等。但那些只占据糖果组成部分的极小一段。这些添加物并不会让糖果的硬性成本飙升。因为糖果的主材料始终只有一个:糖。

白糖经过深加工,价格翻十倍。

糖果商其实一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普通人对糖果的认知,并且不断用各种方式悄悄的篡改人心中对高级糖果的价格锚定。

同时也进一步的想办法去削减生产成本。

就像是现在这样,就在一群糖果商们商量好要压死中国糖果后。大家一转身,一出门,心里各种念头就开始了。

“去和总部汇报,查一查中国从哪儿弄来的低价糖料。我们要是能弄到这样的糖料,我们可以吃下全球糖果一半以上的市场!”马氏总代回到车里就对秘书说道。

而同样的对话也发生在其他的总代那里。

“去找一下,中国低价糖料来源,看看能不能买到!”

“中国是掌握了某种低价生产糖的技术吗?想办法让我们在香港的人去打听。如果可以,想办法弄到这个技术!”

“中国要是真掌握了这种低价生产糖料的技术,那就影响世界糖业格局!我们要先他们一步!想尽办法,用偷的,用抢的都好。我们要先拿到!这样我们才可以把其他人全都吞了!”

各个糖果公司的代言人们都在私底下发出了自己的宣言。

想要让一群以搞钱味第一要务的资本家真心实意的联合起来,这简直就是童话。他们会因为谁能分赃最大而先自己打起来。

哪怕现在每分赃还仅仅只是一个不确定的技术,他们就已经开始在私底下暗流涌动了。

不过这群糖果商虽然私底下暗流涌动,但是表面上还是很团结的。

就在第二天,西柏林主要糖果店的价格应声而降。基本上糖果的价格都拉到了两马克(五百克)左右。

悠悠糖果店最贵的糖果卖一马克又五十芬尼是有钱赚的。而对于这群欧美糖果商来说,糖果买到两马克左右基本上已经无利可图了。最多赚个吆喝,勉强维持成本外再有一点微利罢了。

反正真的让他们亏钱是不可能的,要他们割肉,不如杀了他们。

他们这一波操作倒是瞬间拉住了那些疯狂涌向中国商城的柏林居民。

江于民等悠悠糖果店的工作人员甚至有些感谢欧美同行。因为他们要是再不来,糖果店的库存就要见底了!

仅仅一个星期,就把糖果店原本预计两个月的库存销售的差不多了。要是柏林的顾客在和之前一样疯狂涌入,那真的是什么都没得卖了。

糖果店没货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这不是大件商品,汽车、摩托车、收音机这些东西顾客愿意花时间等,一个月两个月甚至半年一年。

糖果没人想要等。大家都是现在立刻马上就要。

现在给了悠悠糖果店缓冲的时间,反而可以从容不迫的等待着国内下一批物资的到货。

“店长,怎么突然买糖果的人变少了啊。”一名店员如此问到。

虽然说大家工作轻松了,但是赚的钱少了啊!这些来德国的店员来之前都经过培训,培训的长官和他们说他们的工作很重要。因为他们赚取的外汇越多,国内老百姓就能越早一日吃到同样的糖果。

不说那些夹心糖果了,现在国内连水果硬糖很多人都不上呢。很多老百姓过年的时候买两斤白糖,搞点糯米粉搓成丸子煮熟了放到白糖水里。这就是老百姓能吃到最甜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