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不知叫什么题目(第2/2页)

李锐一个文化教育宣传部部长的位置都有人不服气呢,这个位置给他,简直就是让他背着箭靶跑去射箭场,让人对着他射箭。

所以主席的意见是:先不要说,让他们先做。做到何等地步,就到何等地步。没成功自然不必说,成功了那就是谁也拦不住。

当然,李锐是不知道主席他们的思考的。

但是聂帅是有资格知道的。破晓基地内的很多科学家和年轻的技术员与干部,都是当作中国后备的重要政治力量来储备的。

尤其是李锐,他的年纪正合适。今年才刚刚三十,经过两年的磨练,也看得到他的成熟成长。

过二十年,他正好五十岁,对于普通人来说五十岁已经很大了。但是对于要带领着新中国在错综复杂的世界波涛中国折腾的人来说,五十岁的年纪刚刚好。刚好可以入中央。

这年纪不会太老了,导致做什么都有心无力,就像是现在的法国总统梵尚。也不会因为年纪太小了,所以想一出是一出,老是搞出一些幺蛾子来。

所以聂帅看着李锐道:“李锐啊,除了你们搞得三年计划之外。中央还想让我通知你一件事。”

“嗯?”

“赫鲁晓夫来北京了。他想要见见你。”

“嗯?为什么?!”

“据说是传达斯大林同志的问好。另外这次总理会和赫鲁晓夫同志亲自会晤谈一些问题。主席和总理都希望你能在旁旁听。你就不要发言了,带着笔记本坐在最后一排做些记录工作就好了。”

“对了,陆教授。你等会儿通知一下钱学森同志、陆光达同志等人。一起参与这次的外交谈判。”

聂帅说的好像是让李锐去做记录员的工作一样。但是李锐知道事情不会那么简单。

“这次赫鲁晓夫同志不是来谈关于技术问题吗?我有去的必要吗?”李锐之前得到的消息是赫鲁晓夫要谈之前火控电脑技术问题,和核武器小型化问题。

但是聂帅给他们带来了另一个更加震撼的消息:“李锐啊,你之前不是一直在说东北要是有一个出海口,对我们整个东北亚一体化的工作将有巨大的进展吗。”

“现在赫鲁晓夫同志带着希望来了。苏联方面又些松口了,东北出海口已经被纳入谈判事宜了。你去旁听,不要发言。但是我们都知道你的思想和我们这代人不一样,更加飞扬跳脱。你去听听,说不定会有什么触类旁通的地方呢。”

聂帅呵呵的笑着。这话说的算是很给李锐面子了。

李锐自然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冯石这边刚走的第二天,李锐还没多余的时间去思念自己的这位老友在新疆要受多少苦呢。自己就投入紧张的工作之中。

因为赫鲁晓夫这次访华来的可不是他一个人,而是足足五十多人的庞大规模。除了他和少数几个外交官,剩下的人全都是技术人员。

在新建成的,专门处理外交事务的北京饭店内。李锐第一次亲眼看见这个被后世称为赫玉米的男人。

一如照片里一样的大光头,他笑起来倒是很和蔼,看起来像是个很好相处的人。但是李锐在心里给自己提醒,所有的政治人物都不能被他们的外表给骗了。

很多时候,外表不过是政治人物的一种伪装罢了。

赫鲁晓夫看上去不是很聪明,但要小心他是个多心眼的家伙。

就在李锐这么思考的时候,赫鲁晓夫却大笑的走了过来,在李锐还没反应过来就一把熊抱把他给抱住了。

并且用他宽厚的巴掌用力的拍打在李锐的背上,同时说道:“哈哈!你就是李锐同志吗?真没想到这么年轻,和我们的扎罗多夫同志一样年轻有为啊!”

赫鲁晓夫说着李锐听不懂的俄语,说一句拍一巴掌。

那拍的叫做一个热情啊。

咚~咚~咚——

李锐觉得自己胸腔都被敲出声音了。

在一瞬间,他甚至怀疑赫鲁晓夫是不是要趁机拍死自己。因为自己听说北约给了自己一个很高的赏格。赫鲁晓夫应该不缺三百万美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