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3/5页)

更让他沮丧的是,他居然是被一群中国人给打败的。

这让一直瞧不起中国人的他非常难受,浑身上下就像是有虫子在爬一样。

唯一能取得一点欣慰的就是美国人输的比英国人还惨。

碧潼战俘营里,关着大约一千五百名英国战俘,四千多名美军战俘,还有一千多名其他国家的战俘。

自从来到战俘营后,布罗迪耶就担惊受怕。不仅仅是他,其他英国士兵都是担惊受怕的。

因为听说亚洲虐俘特别厉害,比欧美还可怕。比如传闻中凶残无比的日本人,他们虐俘一点都不比德国纳粹仁慈。

还有朝鲜人民军据说也是虐俘的好手,就是不知道中国人是不是也是如此。

不过这种担心受怕的日子持续的并不久。

因为中国人好像对虐俘没什么兴趣。他们来战俘营后,就是给他们编号,安排营房。

然后就是给他们分配战俘营管代,让他们在管代的指挥下进行一些基本的体力劳动。

比如说现在战俘营的营房很紧张,很多营房住了很多人。管代就带着他们去砍树,让他们自己锯木头搭木屋。

还有一些人被安排平整场地,听说是以后打算在碧潼战俘营修建一个球场,让他们可以跑步踢球什么的,这让很多战俘感到期待在中国人的战俘营里,每天都很累,有不少体力劳动。

但是大家没遭到虐待,体力工作也只是普通工厂工人的劳作量,算不上特别辛苦。

只是刚好把体力消耗完,省的他们打架闹事而已。原本一切都挺平静的,大家都很习惯这样的生活了。

但是平静的生活在英国佬用军舰恶心中国后被打破。

“英国士兵都听着啊,今天有重要的事情宣布。"战俘营里的一名叫做李夏的指导员拿着大喇叭在战俘营的操场上大喊着。

因为战俘营现在还没完全修建好,也没有合话这么多人一起吃饭的地方。

所以战俘营吃饭,都是让战俘们自己拿着餐具排队打餐后再操场空地上分片吃饭。

或者让他们自己回营房吃饭。

而这名叫做李夏的指导员其实是从曙光基地出来的一名摄影干事转过来的。

因为在基地里,李锐就发现了,这李夏脑子聪明,而目特别有一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性格。

所以这次的任务把他给派来了,算是让他发挥自己的长处把。

李夏用学了一年的英语半生不熟的说到:“所有的英国士兵们听着啊,有一个很好地事情和你们宣布,我们国家和英国虽然没有建交,但是有沟通渠道所以呢,可以给你们寄信回国保平安。

这话一出,战俘营里的英国士兵瞬间就炸了。打仗打成这个样子。要说这些英国战士家里人不担心,那是不正堂的,他们也怕朝鲜大败的消息传回国,自己家里人拍惊受怕所谓烽火连三日,家书抵万金,这话放之四海而皆准,现在虽然是阶下囚,但好歹活着啊,而且人家也没虐待自己,自己必须要回家报信,不然的话,想想那个《乔治家事》的故事吧!就是因为乔治没有给家里人报平安,导致回家后老婆都嫁给自己兄弟了,自己可不能这样。

所以李夏这消息一放出来,英国士兵们立刻就疯了。

“需要和家里联系的,找你们组的管代,统计姓名,家乡籍贯,每个人只能报平安啊。

然后你们分组开会,讨论你们要传些什么信息回英国,内容有限啊,你们自己讨论,最后汇总。"李夏拿着大喇叭在操场上一边走一边喊。

很多英国士兵连饭都不想吃了,急忙找到同一个连排的战友去说这事儿,然后又推举布罗迪耶做代表,大家一起开会讨论应该传什么消息回国。

报平安肯定是要的,所有人都去各自分组的管代那里,把自己的姓名,籍贯,服役部队报上去。

中国那边会把还活着的人的姓名传回英国去然后英国人自己开会,决定传几条相对简短的讯息回去。

因为中国方面表示,太长的信息传递过于麻烦了。英国人就决定传下面一些信息回去。

【我们目前在中国的战俘营待着,就是他们在地图上标注的位置,不要再让美国人轰炸战俘营了!】X3,这条信息战俘们重复写了三遍,看得出来他们真的很害怕美国人再来一次轰炸英国大使的事件。

毕竟英国大使被炸能活下来是运气好,自己这些人就未必了。

接着是【我们在战俘营待着还不错,每天只是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中国人没有虐待我们。生病的战友都得到了妥善的治疗。】

【中国人提供的饭菜可以吃饱。虽然没有多少肉食,但是味道却做得很好吃。我们真的强烈建议英国军队能学一学中国做菜的手艺。在军中吃饭还不如当俘虏吃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