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2/5页)

七连坚持到了大部队到来,将这支王牌军彻底打残废。

在本时空中,和来复枪团对上的到不是347团,而是140师,靠着飞鹰大队提供的实时战场坐标,开了全图挂的志愿军精准点炮。

皇家来复枪团的防线就像是筛子一样。

四个连的穿插突进,就把整个战场分割了。随后便是一个个的吃饺子,相比于其他两个旅,皇家来复枪团比较倒霉,他们是被成建制的消灭了。

剩下的英国人也被抓起来当俘虐了。布罗迪耶很幸运,其他两个英国旅长都跑了,就他成为唯一个被俘的英国将军。

准将也是将。这至少能让他名留史册。原本彭德怀是考虑,要不要让布罗迪耶一起送去功德林的。

毕竟是个将军,英国一个旅,怎么着也比的上国军的师长,或者是某些小规模的方面军司令吧。

不过李锐却阻止了彭德怀的行为。

"为什么?"当时前往北京汇报工作,顺便查看后勤方面工作的彭德怀特别找到李锐询问他这么做的理由。

彭德怀很忙,但是就算是很忙,他来北京也会抽空见一见李锐。

因为经过这一年多的历练和操作,所有知道李锐存在的中央大佬都越来越重视他了。

如果说一开始重视他,仅仅只是因为他掌握了后世沟通的能力和网购平台的话,那么最近一年李锐的各种操作,尤其是在精神文化方面对内外的宣传,让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彭德怀等大佬都意识到,李锐不是一个单纯的网管。

他是能为新中国的文宣、教育、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意见,甚至很多领域乾纲独断的人物。

所以彭德怀现在非常尊重李锐的意见。

李锐在北京见彭德怀的时候说到:“彭德怀,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战俘营则是这延续的延续。美国几个将军送到功德林,那是因为他们的用处在更后面。"

“但是英国将军不一样,他的用处在更前面。"

彭德怀看着李锐:“怎么说?"

“嗨,彭德怀。我们现在是不是还有从英国买的船在英国人手上?以英国人搅屎棍的性格,他们能那么简单的给我们?”

李锐和彭德怀聊这个的时候,英国的战舰还没到香港,也还没有用战舰为要求来挟持志愿军呢。

但是这不妨碍李锐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英国人。

毕竟看看印度就知道英国有多会恶心人了。

麦克马洪线、印巴分治、强行种族混居等等。

英国人的大缺大德总是会让人眼前一黑的。

彭德怀捏了捏因为没有时间刮胡子而长出来的胡茬,他想了想:“道理好像也是这么个道理。七千吨战舰,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萧劲光等米下锅呢。”

“刘亚楼这空军司令,现在手下也有几百架能飞的战机了。我听说萧劲光出海还要坐渔船。

这不合适,没有战舰我们也无法收复台湾。不指望英国人的战舰有多强,至少能当教练舰训练咱们的士兵掌握现代军舰的基本结构。"彭德怀想的很透彻:“英国人的军舰很快就会到,战士们早一天上船,我们距离建设强大的新中国海军就更进一步,你是认定了英国人一定会拿战舰做文章是吧?"

李锐点点头:“要么是战舰,要么是香港,现在英国人能拿捏我们的就这俩,而咱们可以拿捏英国的东西也不多,志愿军刚刚俘虏的几千英国战俘就是最大的依仗了。"

彭德怀道:“怎么个依仗法。"

李锐坏笑了一声,随后在彭德怀的耳边低语了一段话。

听完之后彭德怀两眼瞪直:"这合适吗?”

李锐道:"简直太合适了!"

"不好吧。"

"好的不得了。

彭德怀,这事儿就按我说的办吧。咱敞开天窗说亮话,能不能让英国人吃瘪就看这了。就算这事会死一些英国俘虏,但那也不是咱弄死的。”

彭德怀也不是一个妇人之仁的人,不然怎么带兵打仗。

所以略一思索便说道:"好,那就按你的意思办。这事儿只有你知我知,你别说出去,没人会知道是你出的主意。

彭德怀临走前重重的拍了拍李锐的启膀,然后对他坚起大拇指道:“从今往后,你要学会爱惜羽毛。下次这种事情,还有之前画那种不堪入目的画册(彭德怀觉得那种色色NTR太挑战底线了)这样的事情,你要让别人来做。"

“今天,你这想法就是我老彭的了。你不要自己跳出来犯傻就行。"说罢,彭德怀一挥手转身就走,都不给李锐继续说话的时间。

布罗迪耶脱掉了自己的军服,穿上了志原军给他们这些战俘们准备的灰色制服,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居然会成为阶下闪这让他非常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