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不会轻易放弃

“怎么称呼啊。”有一名长江电影制片厂的导演笑呵呵的对着李光复问道。

相比于李光复那种一眼看出来的职业性假笑不同。

这位脸颊微胖的导演的笑容很明显要看起来和善的多,也更加自然的多。

“李光复。”

“哦,李光复导演是吧,我是长江电影制片厂的江明,也是个导演。”脸颊有些胖的男人略带一些得意的自我介绍。

似乎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但是面对他那种略带骄傲的神情,李光复却只是简单的点头。

因为李光复确实不认识他。

于是李光复用一种很淡漠的口气说道:“哦,江导演你好。”

演艺界的人和文化界的人很近,但是又有些差别。

比如说演艺界的人比文化界的人更好面子,也更看中所谓的资历。放到今天来说,那就是咖位。

江明大概是演艺界中有咖位的那种人了,要说的话他也确实是有点咖位。

因为在民国时期他就拍摄了不少鬼怪片。

取材自聊斋志异故事的神鬼片早在三十年代就兴起了,还有剑仙斗法武侠报仇之类的故事向来是中国电影创作的创意来源。

这些创意差不多一直用到一百年后大概都是够的。

不过这年代的剑仙斗法的特技场面是非常原始的。

所谓的特技就是让人在胶片上一格一格的涂白,在放映的时候就会在画面上表现出涂白的部分。

然后用动态的白色特效来表现出各种神功秘法、妖魔绝技。

这也是一门手艺,因为胶片那么小,要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特效也是要和人物成比例的。

所以一把飞剑的白色图案放在胶片上有时候就比头发丝粗一点罢了。

就这样还要画出剑锋剑穗。

这年头的特技师一个两个都是微形画的高手。

而这位江明在民国时期拍摄过关于白骨精的神鬼片,还拍摄过《蜀山》,没错就是还珠楼主的那个《蜀山剑侠传》。

这本被人称为中国第一仙侠小说的发表时间便是在民国时期。

不过作为一个陈年老鸽子,还珠楼主已经不打算写完自己的旷世名作《蜀山》了。

而江明在民国时期靠着神鬼志异和仙侠斗法的电影赚了不少钱,也在圈内积累了不少名气。

后来抗战开始了,他也随着大流拍了一些抗战的电影,算是名利双收了。

在圈子内的地位也就水涨船高了起来。

现在走到哪里去都有一群孝顺的小辈捧着他,喊着“江导”“江老”之类的。

不过李光复虽然是拍电影,也跟着在基地类学习了很多电影知识,但是他还真的就是不认识江明。

因为江明的作品实在是太次,根本够不上李锐给他们拿来到教材用。

不是说李锐歧视老电影,老电影里也有经典可以用的。不管是《摩登时代》、《天涯歌女》、《雨中曲》都有可以学习的地方。

但是江明的神鬼志异……算了,丢进垃圾堆好了,李锐花一分钟时间看都是在浪费自己生命中的六十秒。

所以李光复对着江明可以说是毫无感觉,甚至不认识这个笑眯眯的微胖男人。

那种不认识的表情和眼神非常真实,不是装的。这一下倒是把江明给噎住了,原本想要装个大辈,结果人家不认识自己。

你这小辈好生无理啊,拍电影都不认识圈内的前辈吗?江明的神色忍不住冷了下来。

不过他掉脸子这件事对李光复来说毫无影响。

江明没有伸手握手的打算,李光复也不打算热脸贴冷屁股,他就对江明点个头算是打过招呼了。

这下更是让江明气得够呛,但是又不能表现出来。

或许是李光复表现出来和这群人都不熟的表情,对人也就是点点头,握手?

反正他们不伸手,李光复也不会主动的。反正都不熟,以后估计也没有什么打交道的机会了,李光复就懒得客套了。

也就只有少数如赵丹几人主动和李光复示好。

和在场之人基本都算是点头打过招呼之后,李光复也就懒得在认真搭理他们了。

搭理这群人也是浪费自己的时间。自己只是完成主任的任务罢了。

“各位觉得我们这个戏拍的怎么样?”李光复职业性的假笑道。

在场不少人都假装露出思索的表情。

比如说那位江明大导演,他假意思考了一番后说道:“这戏拍的很真实,但是很残暴啊。”

“李导演,你看看这我们新中国都成立了,不许打人骂人了。你们还在舞台上宣扬暴力,这不好。这血花飞溅的,不好不好,教坏小朋友不好。”

对于这群名导名编来说,在看过这段跨时代的拍摄后,他们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这种拍摄手段的有哪些先进的技术可以学习,或者是说那种飙血的特技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