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治国论》竟是相爷所著?……(第3/3页)

顾怀玉当真是给睿帝留了颜面。

满殿哗然!

董太师与秦子衿面色煞白如纸,惊得险些立不住脚。

百官们一个个瞠目结舌,仿佛见了鬼一般。

原以为陈太后此番回宫,必定为秦子衿撑腰,拿顾怀玉开刀,却不想老太太亲口一番话,比顾怀玉当日在紫宸殿的言辞更加骇人听闻!

此刻谁还敢再提“矫诏”二字?

这哪里是矫诏,这分明是顾怀玉奉了先帝遗命,实实在在、名正言顺的托孤重臣!

陈太后此言一出,便彻底将顾怀玉推上了一个无人可撼的高度!

元琢眼眸乍然亮起来。

顾党官员这边,沈浚、谢少陵、魏青涯等人交换了个心照不宣的眼神,都恍然大悟——

原来相爷让他们静观其变,早已算到了今日!

而所谓的“雪团子”,还能是谁呢?

当朝唯一堪当如此亲昵称谓之人,也只有他们那位相爷了!

老太太睁开眼,面无表情地问:“太师,这样的话,你可满意了?”

董太师挺直的腰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佝偻下去,惶恐跪地:“臣惶恐,臣万不敢……”

老太太也不看他一眼,目光移向秦子衿,“哀家有一件事不明,顾卿当年所著的《治国论》,哀家原以为天下皆知,怎么竟成了你的著作了?”

一句平平淡淡的话落下,却如晴空霹雳般震在众人头顶。

霎时间满殿寂然。

秦子衿脸色瞬间褪尽血色,浑身发冷,一张嘴却只能无声开合。

那一瞬,他仿佛坠入冰窟,再也动弹不得。

元琢骤然抬起头,眼底迸发出强烈的光彩。

谢少陵整个人都惊呆了,几乎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

沈浚与魏青涯二人更是瞠目结舌,对视之间,眼中皆是一片震撼。

《治国论》竟是相爷所著?

老太太却依然盯着秦子衿,语调波澜不起:“《治国论》是顾怀玉写给哀家的策论,正是因为这篇策论,哀家才决意选择睿帝继位,再派顾怀玉辅佐左右。”

老太太声音陡然一厉:“你胆子不小啊,连这也敢剽窃?你可知此乃欺君犯上、诛灭九族的大罪?”

董太师浑身一震,神色震惊至极,死死盯住秦子衿,“子衿,这……这可是真的?”

秦子衿只觉双腿发软,膝盖“砰”地撞在地上,喉头一片腥甜。

当年是董太师在翰林院书库发现了那本《治国论》,与他字体相似,误以为是他所著,从此力推他飞黄腾达。

他永远记得自己当时鬼使神差地沉默,和此后平步青云的快意。

他心知此书作者另有其人,却以为真正作者早已亡故,不然为何从不露面?

可他万万想不到,那真正的作者,竟然是顾怀玉!

老太太却不再看他,转过头神色漠然地盯着元琢,“陛下,剽窃宰执著作,冒领从龙之功,按律当如何处置?”

元琢攥着衣袖,深吸一口气后沉声道:“按照大宸律法,刑不上士大夫。”

他稍作停顿,唇畔微微一翘,低笑道:“但今日朕要开恩,判一个磔刑,再诛其九族,以儆效尤,皇祖母意下如何?”

老太太点了点头道::“既然陛下开恩,便依陛下所言罢。”

“来人,即刻执行!”

元琢挥袖冷喝一声。

秦子衿骤然惊醒,猛地扑向董太师,“太师!太师救我——”

董太师抬脚狠狠一踹,将他踢翻在地,气得浑身发抖:“畜生!你竟敢欺瞒老夫!”

元琢眸光一扫,视线落在董太师身上,“太师识人不明,又纵容奸邪,朕念你是三朝元老,不与你计较,即日起革职,流放三千里,不得再回京。”

董太师身形一晃,面色灰败,瘫坐在地上。

整个大殿静谧无声,百官个个心惊胆战,不敢再出半点声响。

忽然间,老太太幽幽惋惜道:“今日这场戏演得倒是精彩,可惜雪团子没看到。”

说到此处,老太太看向一旁的元琢,眼角皱纹舒展开来,竟是入宫后头一回露出真切笑意,“哀家的雪团子去哪儿了?可是身子又不适了?”

元琢神色一滞,颔首如实道:“孙儿之前在朝会上公投罢了顾相的官。”

“哈哈哈——”

老太太活生生被他气笑了,将手中的佛珠“啪”地一声摁在桌案,“好得很啊,顾卿十五岁替你元家收拾烂摊子!如今落得个兔死狗烹,好得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