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提前10年告别‘万国机车’备件困局

“啊, 还……还有几种?”坐直了身体准备听两种技术的众人朝着林巧枝和祁厂长看去,觉得不可思议。

可要说祁厂长是乱说的?

脑子锈了?

那要说林巧枝吹牛的?

看看黑板上她摆开架势准备仔细讲的东西,显然是不可能说服自己产生这样的想法。

“你知道点不?”李工低声同身边的段霍打听。

“我哪里知道?我要是能知道, 我不早给6Y2型解决了?”段霍看着同事们投过来的目光,也是无奈, 他是这些天陪同林巧枝不假, 但都讲的是厂里的东西,还有6Y2型机车的技术问题。

林巧枝想了想,被暂时淘汰的想法其实不是不可行,就是有些技术跨越太大了,显然不是眼下最合适的方案, “……里面可能会有一些我们现阶段无法克服的技术问题。”

祁厂长摆摆手:“没有关系,林工你先说说,也给我们开开眼界,拓宽一下思路。”

说不定他们能解决呢?

这才是祁厂长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林巧枝不能解决,可能只是碍于机车行业经验尚浅, 万一他们刚好就能解决呢?就跟买彩票似的, 每个人都抱着“万一我就中奖了呢”的想法,但是就不好诉诸于口了。

林巧枝也不在意这些。

她也习惯了自从走到高处后,处处有人小心照顾她的情绪了。

别说野丫头,连让她不高兴的话,她都很少能听到了。

她现在情绪总是很稳定,因为人的因素大大减少,而钢铁机械的世界又总是稳定按照逻辑运行, “另外几种那我也简单说说,比如晶闸管, 也就是可控硅。”

祁厂长一听就明白了,道:“说的是欧洲那边的机车技术?”

林巧枝点头,却补充道:“不管是技术引进,还是咱们株洲这边自己研发,我们都还受限于半导体工业薄弱的问题。”

在林巧枝的想法里,解决问题,肯定还是要尽量国产化,否则为了解决左脚脚脖子被卡的问题,又把右脚伸出去被另一个铁环卡住,显然是饮鸩止渴。

祁厂长左右看看:“这是哪方面的问题?”

“芯片封装吧。”

“对,还有散热技术。”

“也是不简单,我前段时间才和半导体厂的边工联系过。”

祁厂长暗暗咬牙,散会了他就去打电话!倒霉催的半导体,老方那家伙怎么就不能争点气!

每当这个时候,祁厂长就恨自己怎么就是终端产品,就好像带着几十个弟妹的大哥,怀里抱几个,背上背一圈,腿上挂着几个,手臂还趴着几个,想往前走一步,就必须要带着所有人一起走。

否则只能被拖死在原地。

越想越气,越想越委屈,不能就让他们一个单位忙活!

林巧枝:“我其实也仔细考虑过这个方向,也不是完全没有解决的办法。”

数道火热的目光灼灼盯过来,尤其是一贯支持半导体这条路的,都忍不住朝林巧枝投以热切的目光。

林巧枝想了想:“不知道大家见没见过矿用电机车?”

听她这么说,一直致力于从这个方向推进的段霍,脑海内灵光一闪,下意识道:“分级调压?”

林巧枝点点头:“没错,您继续说。”

段霍只是一时嘴快,忽然这么一下子,黑脸一皱,但这种会议上,肯定是不能随便说“我不会的,就是随口一说”的,多跌份啊!

“哈哈哈林工太客气了,那我简单说两句。”段霍表面笑着打哈哈,脑子其实已经转疯了,恨不得调动这些年全部半导体相关的机车经验和想法,“就像是林工你说的,在硅改的基础上,咱们其实可以用……嗯、机械开关分级调压,再配合硅堆的改细工作完成整流,从而降低对半导体的依赖?”

这其实很好理解,就是技术水平太高完成不了,就抽一部分出来,降低标准完成。

打个比方,自动挡做不出来,那就做个手动换挡的车,让人手动操作一下呗。扫地机器人没法完全代替人清洁,那就先只让它扫和拖,什么边角、卷头发、倒垃圾、清理尘盒……统统一键外包给人类。

先用着,后面再慢慢升级。

主打一个,能用就行。

不迈出第一步,哪里有后面升级和进步的空间?

“……其实用机械开关来分级调节压力,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咱们这个技术如果推开,对维修能力薄弱的地区来说,维护工作难度就大大降低了。”段霍说完便连忙示意,“就这些了。”

林巧枝再点点头:“段工经验丰富一些,考虑得其实也很周到了。这种‘机械开关+硅堆’的混合整流方案,既可以降低对半导体的依赖,也可以降低部分地区的维护压力。”说到这个程度,她就直接指明了,“手动切换变压器抽头就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