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第3/4页)

各个城市的广播站都在播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一级,一层层向各下面各地广播站传。

湖南河湾大队,冬天农闲,大队长泡了杯热茶,边烤着火边听每天的广播,“河湾大队人民公社广播站,现在开始播音,九点零五分,转播县人民广播站。”

县城同时在转播市里的、市又同时在转省里的。

所以,大队长很快听到广播转到湖南省广播站收音频段,“湖南省人民广播站,现在开始播音,九点零五分,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

大队长对这一套已经很熟练了。

他们公社每天早上都是转中央广播,下午则是广播自己公社的内容。

他坐直了一点身体,耳边就听到了来自北京播音员字正腔圆的声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开始播送《新闻和报纸摘要》,一月二十三日,人民日报报道,红旗精神闪亮亮,我国江城红旗农械厂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自主研发全丘陵地形拖拉机超世界一流水平……”

“×××同志大力赞扬了年轻同志不避艰险、奋勇争先的钻研精神,向全国人民发出“向林巧枝同志学习”的号召。”

这一声字正腔圆的播音声,在新中国土地上四面八方回荡。

河湾大队,大队长听到“拖拉机”不由自主地坐直身体。

听到“丘陵”“世界一流水平”的字眼后,更是直接从椅子上猛地站起来。

他听到一声声林巧枝的名字,越听越觉得耳熟,直到最后一句“向林巧枝同志学习”时,脑子里好像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他顾不上别的,忙起身往外跑,边喊:“老张,老张!!你还记不记得,那个前两年来我们这修拖拉机、柴油机队伍里的那个年轻女钳工?”

“她叫什么来着?”大队长急忙寻求确认。

“我听到广播了,你也觉得耳熟是不是?”张书记也是满脸的不敢相信,又是激动又是着急的,原地转圈,左手直拍右手背,“我记得田家村的老村支书,是不是有跟她联系?”

“走走走!”

河湾大队这边倒是没有积雪,两人套了一辆牛车急急忙忙就往田家村赶去。

同时,新中国各地听到消息的人,也都纷纷激动地议论起来。

“我知道红旗厂,红旗牌的拖拉机特别好用,还有维修手册呢。”

“对对,那个速查速修百问百答是不是?我记得也是这个叫林巧枝的同志写的。”

“我们新中国有世界一流的拖拉机了?”

“是超世界一流!全世界都没有,咱独一份!”

还有成群成群的人涌向报亭,迫不及待地在拥挤的人潮中努力伸手,在寒风中大声激切喊道:“一份人民日报!!”

拿到报纸后,都走不远,附近找个地方蹲下就急忙看起来。

“你们看!!这句,这句的意思是不是连国外那些发达国家,也都会来找我们买拖拉机,来学我们的拖拉机技术?”

这道声音激动到颤抖,“真的会有这么厉害吗?”引起周围人心中都泛起阵阵涟漪。

谁都知道,国家现在各方面都落后,和发达国家比差了一大段路,想要买什么技术,买什么产品,要么别人不乐意卖,要买也是受委屈和欺负。

他们想造武器,造汽车,造飞机,都要垫着脚抬头去看别人的,都要放低姿态去学习观摩别人的产品和技术,甚至还要遭人白眼和驱赶。

主席说,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者讨乞也能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

什么时候呢?

他们都坚信,都盼着,只是感觉像是天边云彩一样遥不可及。

可现在,居然这么快,这么猝不及防的……出现在眼前!

他们有一项技术,超过了世界各大强国,超过了美国啊!

简直让人化作一尊石像,一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这是不是意味着……真的、真的会有发达国家的拖拉机行业技术人员,不远万里来我们国家,也像我们学他们一样……”说到这声音哽咽艰涩,难以再说下去,只能努力平复忽然有些激动的情绪。

“哈哈哈肯定有,但咱不卖技术!!我觉得报纸上这意思,红旗厂要做大做强啊,嘿!嘿嘿~”

“也是,有林巧枝这样的技术员,换成是我,我也要做大做强,要是这都不敢想,白瞎了林巧枝这样奋勇争先的同志了。”

“没想到女同志也能这么擅长搞机械,做拖拉机,她还这么年轻。”

“啊,林巧枝同志还不到二十?”

“你们看这照片,明显很年轻啊,女同志英姿勃发,战绩彪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