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第2/4页)
林巧枝手里抱着大茶缸子,感受到暖意一点点透过手心传递到身体,笑道:
“冬天就想这一口,我听说还有鱼籽烧豆腐,惦念了好几个月了,今天可得吃上两大碗饭。”
生长在长江边,湖泊数不胜数,吃得就是鱼的鲜美,冬天的鱼籽肥美丰厚,加上豆腐烧成滋味浓郁的干锅,鲜香全都激发出来,不知道多美味。
“哈哈哈我倒是忘了,你可是个会吃的,亏了什么都不会亏了一张嘴。”温东鸣大笑两声,又把会议室里的小煤炉的炉门用火钳扒开了一点。
氧气灌进去,火力一下旺起来,屋里的温度又缓缓升起来。
林巧枝和厂长、生产主任,各位高工围在会议桌边,借着小小炉子的温度,聊拖拉机批量生产的问题。
这款拖拉机属于丘陵系列,最终延续东方红的命名序列,定名为东方龙系列,源于媒体一张拍摄于正午的照片——太阳当空,小拖拉机在倾斜坡顶灵活的辗转腾挪,宛若一条游龙。
当然,作为含蓄代表,这名字还藏着更深的期待和愿景,来自东方的华夏巨龙终会再次腾飞,重新强大地遨游于广袤天际。
就像突围领先的它本身一样。
林巧枝手捂着大茶缸子,提起她对生产线的一些想法,在样机阶段,很多质量问题,其实都是依靠她一个人把关的。但等到进入流水线,方方面面肯定要形成规范,否则只会乱成一锅粥。
单人的力量太过薄弱,尤其是在集体洪流面前,林巧枝在整个项目的过程中,应对过六十三次大的突发问题,检查出过八次工件不合格,还有一次检查了三遍都没能发现问题,直到模块测试才发现吻合缺陷。
而这些,等到批量生产开始之后,就绝不能再依靠个人力量了。
在各个细节,形成规范、落成白纸黑字的书面规定,融入红旗厂职工的奖惩制度里,也是红旗厂年后开工前最要紧的工作之一。
这些自然都是温东鸣、齐邵宁等人做熟了的。
但那只是一个框架,框架里具体的技术细节,框架中的血肉,还是要林巧枝来填充。
众人听着林巧枝一条条讲述,温东鸣忽然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起,年纪轻轻的林巧枝,已经成长到可以安排全厂工作的程度了。
他这个厂长反而成了听指导的,林巧枝则是给他们捋细节、划重点的人。
林巧枝说完几个大类目测试项目,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摊开推到众人中间:“这是我整理出来的细节和关键点,都是在项目里一点点积攒的经验。”
“比较多的是常遇见的问题,和要注意和强调的技术规范。”
“你们看,这些是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这些是装配,这些是装配后的调试……”林巧枝伸着胳膊翻开,又停留在其中一页,用手指压住,“就说这个转向的关节轴承吧,加工的时候,孔径和轴径的尺寸公差得严格按图纸来,偏差不能超过 0.02 毫米。”
“要是孔做大了,转向时会晃荡;孔做小了,轴插不进去,硬压进去以后转向费劲,用不了多久就会磨损……另外我在这里写的注意事项:轴承里涂满润滑脂,涂均匀,不能留空隙,这样转向才灵活,使用寿命也长。 ”
“还有一些是小技巧。”
“装配后的调试检测阶段,我们做样机测试的那一套也太细致繁琐,不可能每一台都那么检测……”林巧枝翻了几页,到后面,手指着其中两点,继续说:“像是抗干扰测试,启动发动机全速运转,可以拿收音机一类的设备靠近电传系统,如果出现‘滋滋’的杂音,就不能出厂,要排查原因了。”
“电子传动系统的元件下面,防震橡胶垫一定要安装好,可以用咱们厂关键步骤留工号的规定……”
“提前把这些技术要点都针对性的考虑好,我们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有竞争力的产品。”
温东鸣听着点头道:“咱们要是能把这些都做好了,这些细节都抓到位了,产品质量肯定能有所保障。”
齐邵宁也是越听越是稀罕林巧枝这份笔记。
有了这份笔记,她抓生产还有检查工作,落实起来就有方向和具体技术指标了,心里有数,也就踏实了。
每当这个时候,众人都不约而同的觉得,林巧枝的性格真是让人喜欢啊。
这样白纸黑字,清晰明了的东西,谁能不喜欢呢?
人人都像这样,谁做事都是有方向,有干劲的。
***
林巧枝在继续工作,一心想让这款全丘陵地形拖拉机实现它的全部价值,不管是战略价值,还是农业价值,又或者说外汇价值。而《人民日报》却带着她的名字和事迹,传遍了五湖四海,传遍了新中国的各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