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方媛跟同事们说过后, 就快速地穿过了临时办公室众多桌子,走到了写着会长办公室的门前,敲响了门。

这次秋交会是由商务部副部长常云担任的组委会会长, 开幕式他也讲了话, 所以这会儿其实是刚到办公室,连水都没喝一口, 听到敲门声,一边倒茶一边叫了一声“进”!

门推开后,看到是方媛,他倒是熟悉, 是从商务部抽调来的工作人员, 平日里工作认真仔细, 是部里准备培养的年轻人。

他就问:“什么事?”

方媛立刻说:“是有成交消息了,8点18分, 南河省外贸团的江州灯泡厂,卖出去了5万条节日彩灯,价格是6万美元!”

这真是太快了!

常云都很意外, 但这个厂子实在是名不见经传, 即便他做足了功课,也没想起来这个厂, 干脆问:“是老客户吗?”

这么快成交,一般都是老客户, 原先合作不错, 双方来参会, 说不定就能联系上,提前进行了商谈,达成了协议, 最终开展就签合同。

但说真的,这样的不多。因为大部分人都有个心里——即便已经有了熟悉的合作对象,也喜欢再看看,万一有更好更便宜的呢?

更何况,广交会有一点已经很出名了——夏国人很喜欢扎堆,只要一个产品卖得好,第二年各省都会有,夏国可是有几十个省份,也就是说,同时有几十家厂子竞争,那可就是实打实的买方市场了。

这也是商务部每年广交会都头疼的问题——扎堆跟风现象太严重,但又叫不停,你学我我学你,谁的日子都不好过,也没有个独家的竞争力。

因此,除非是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机械类,一般情况下很少开展就签约。

江州灯泡厂的确让人惊讶。

哪里想到,还有更惊讶的,方媛兴奋地说:“不是老客户,是第一次成交。不过他们的确事先联系过,我问了南河贸易团的蒋学团长,蒋团长说他们今年有个新部门,叫做商情组,提前打探了消息,这才有了这次开门红。”

常会长真的是惊讶了,商情这个事儿,在国外成熟的公司并不罕见,他们有专门的部门专门负责打探行业趋势等消息,部委从今年开始,也在讨论,但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谁能想到,南河先做了。

他也提起了兴趣:“走,去蒋学那边看看。”

倒是在江州灯泡厂的展台上,明明已经签了合同,但史密斯和汤姆并没有离开。

因为,他们很快就被江州灯泡厂的台灯壁灯等吸引了,这会儿正被工作人员带着看。

倒是厂长苏美盛,这会儿已经兴奋坏了,整个脸上都露着跟他年纪不符合的傻笑,嘴巴都合不上了。

他是真没想到,真的能这么快成交,要知道,昨天周渔非要他让人坐飞机送样品来的时候,他那会儿还想着呢:破釜沉舟一次吧。

哪里想到,18分钟,18分钟就成交了,刚刚签合同的时候,工作人员怎么说的:你们破纪录了。

他们江州灯泡厂在省里还算是有点名气,可是在全国根本名不见经传,谁能想到,他们还能破了广交会的成交记录!

这事儿最少五年,都是他们的荣誉!

更何况,虽然卖得快,可是他们价格可不低。昨天飞机票刚买上,周渔就过来问了,等着凌晨五点人一到,让他没想到的是,周渔也没睡,居然也跑过来了。

他这才知道,这三天,商情组为了整理汇总消息,几乎是彻夜不眠的。

但周渔可不是跟他说自己辛苦,而是跟他说:”你别因为这是库存,就报了低价格。我知道你觉得这东西放在仓库里也没用,多赚一点是一点。但苏厂长,你别忘了史密斯另一句话,如果质量好,他们会持续订购。”

“别说你们人工做不到,一套设备没多少钱,你们接了订单买设备也是可以的,难不成你们不想持续做生意吗?如果报了超低价,等着下次合作,想涨价就难了,国外的圣诞节万圣节哪个不需要彩灯?”

苏美盛的确是想赶紧卖了,但周渔这话,让他动心了,史密斯看样子的确是很需要,所以,他咬着牙报了价:“1.3美元一条。”

这个价格略高,但有还价的余地。其实他真是害怕史密斯嫌贵,哪里想到,史密斯看了看质量后,只压价了10美分,就定了合同。

就因为商情组的努力,就因为周渔的努力,他们已经库存了一年的东西,非但没有当垃圾卖掉赔钱,还挣钱了!成了广交会第一!

苏美盛这会儿简直是心花怒放!如果周渔在,恨不得给她鞠个躬,好好谢谢她。

苏美盛这合不拢嘴的样子,实在是招人眼,这一块都是灯泡厂电灯厂,大家都相互了解,江州灯泡厂什么样,谁不知道?怎么就他们上来就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