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4/5页)
周渔对铃兰皂也用了一段时间,心里有数,大致知道问题,听到姜桂香也这么说,就说:“我想在你们餐馆做个问卷调查,不知道行不行?”
姜桂香一头雾水:“问卷调查是什么?”
周渔就将准备好的一张纸拿了出来,姜桂香一看,上面罗列了不少问题,譬如“你用过南州肥皂厂的香皂和肥皂吗?你喜欢他们家的肥皂吗?为什么?”之类的。
姜桂香往下看了看,她也是做经营的,倒是一眼能瞧出周渔这里面的奥妙之处:“你是想问问大家为什么不买他们家的皂?”
周渔点点头:“对,东西是卖给顾客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顾客为什么不喜欢。不能凭着经验去估量这事儿。”
“你说得对!这句话对!”姜桂香立时兴奋了,“我们做餐馆的也一样,原先是国营大饭店,我们卖什么人家吃什么,最辉煌的时候,那真是爱吃不吃,反正也不差哪一个。但这两年就不一样了,小饭店偷偷都出现了,来我们这里的人开始变少,我们居然也有卖不出去的东西了。”
“开始很多人都惊讶,怎么利民餐馆还能剩下东西?大家还高兴呢,剩下大家分分,肥了嘴了,但时间长了就觉察出不对了,我们的利润下降了,年终报告傻了眼。然后就开始把关,有些不好卖的就少做或者不做,喜欢的就加量,这才稳住了。”
周渔笑着说:“在西方有句话,叫做顾客就是上帝,放在咱们这里,约等于顾客就是天皇老子。所以干什么想做的好,一定要明白的顾客的喜恶。”
姜桂系在心里默默念了两次,就说:“这个好记,我记住了。以后我也跟他们说。这个调查问卷很好,你放在这里就行,每个桌来的人,我就给他们一份。以后我们也弄一个,听听大家的意见。”
她谦虚好学,周渔自然愿意多说点:“其实现在就可以,新年将至,你们也可以趁机听听顾客的意见,变变菜单和花样,给大家新鲜感。”
姜桂香一想:“对!这个好!”
“但是我这个不能这么给人家,人家来吃饭,填我这个是帮忙,这样,我买了不少铅笔,谁帮我填写一张,就送给谁一根,就算是谢谢了。”
姜桂香都不知道怎么称赞周渔这脑袋瓜了,这年头都是大家庭,就算年轻人没孩子,谁还没个外甥侄女的,铅笔一根好几分,都精打细算的,为什么不要?这肯定会填写的。
“这个我们也学!”
周渔都乐了。
两个人又说了说,周渔还打听了一下莫大海这个人,对他,姜桂香倒是接触过,想了想说:“技术出身,倒是挺老实的,勤勤恳恳,这么多年,也没人说他不好。”
周渔就明白了,一个领导但凡用勤恳来形容,那就是能力欠缺,若是原先,他人善苦干,肥皂厂肯定没问题,可谁能想到改革开放了呢。
风平浪静过了一辈子的人,突然面临竞争,面对的还是在国家激励下,最敢干的一群人的竞争,怎么可能撑得住?
她点点头:“我明白了。”
从姜桂香这里出去,周渔也没回家,而是去了百货公司。
这会儿虽然快过年了,但还没放假,又是个周中,百货公司里的人并不太多,起码日化柜台这边还闲着。
周渔过去,没开口,先看了看货柜上的摆设,比之上次来,这里的货品更丰富了,不但有海市日化的硫磺皂,南河日化厂的黄芪美白皂,还有安市香皂厂的珍珠美容皂,辽市的老年香皂和小兔儿童皂。
可以用琳琅满目来形容。
而南州的铃兰皂明明已经更换了漂亮的包装,却也被放到了最下面,如果不是周渔细心找,很难第一眼注意到。
周渔还看了看它家的肥皂,这个竞争者就更多了,也是被放到了不惹眼的地方。
周渔就招呼了一下:“售货员您好!”
售货员以为她想买东西,就走了过来:“要哪个?”
周渔笑着说:“我听说南州肥皂厂有个铃兰皂,那个好用吗?”
对方就说:“你要啊!?要不看看别的?”
这就是隐晦提示了,周渔点点头:“那您给我推荐一个吧,好用的。”
对方就说:“你要是起痘痘就用硫磺皂,要是皮肤粗糙就用珍珠美容皂,要是什么事都没有,小兔儿童皂也挺好用,那个用的是羊毛脂,不刺激。”
她倒是很懂行,周渔就说:“那给我个小兔儿童皂吧。”
对方立刻拿了一个就开票,周渔趁机问她:“怎么称呼您?您跟我见的售货员不太一样,很懂行!”
大抵没人不爱听好听的,尤其是周渔这样的漂亮姑娘真心夸人,对方脸上飘起了红云,“我姓王,你叫我小王就行。你拿好,去那边缴费,回来取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