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3/5页)

这可帮了大忙了。

周渔连忙道谢。

姜桂香是真佩服周渔,“这才刚有眉头,你也不怕被查。”

周渔就笑着说:“这是早晚的事儿,早做早占据市场。查的时候小心点就行了,所以得找灵巧人帮忙卖货。”

一提灵巧人,姜桂香就想起了自家大外甥,那可真是一等一的灵巧人,他也是天天倒腾东西,不过本钱少,他又是独子,家里根本不准往南方跑,姜桂香有心帮忙,也就认识一些卖酱油醋的,现在天天批了酱油醋去乡下卖,赚不了多少钱,还冻得要死,老受罪了。

她看着周渔,不由动了心思,这多好的大腿啊。

要知道,从周渔带着草菇跑到利民餐馆推销,姜桂香就知道周渔必定前途无量,可她是真没想到,周渔会这么厉害,如今让她推荐大外甥,她反倒是不好意思了,好像沾光似的。

只说周渔的店:“你要是卖这些东西倒是不错,以后肯定是越发宽松,很多东西都不用票了,大家都是哪里方便往哪里买,你这几个店位置都好,差不了。”

“你可是真动的快,很多人都没反应过来呢。”

她犹豫,周渔看在眼里,并没有点明,只是说:“这酱油醋副食什么的,我也不是很懂,你要是能帮我把把关就好了,如果有人推荐,务必推荐给我。你也知道的,我们村子里都是种地的,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不懂这些。我真缺能人。”

姜桂香就觉得周渔真神了,眼睛亮起来,“我那个大外甥你还记得吗?叫王建的。”

“记得,那位托儿。”

这么一说,姜桂香就笑了,“对,他现在就往乡下卖酱油醋呢,他这人很灵活,对这些也懂,你要是愿意,订货会见人的时候,我带上他,你瞧瞧。”

周渔就等着这位的,说真的,上次一见周渔就对这个灵活的托儿很感兴趣,只是一直没机会认识,也没地方用,如今天时地利人和,多好!

周渔立时应了,“好!”

订货会就在下个星期举行,所有参加的厂子大概下周二就能到,周渔就跟姜桂香说好了周三带着她去参会,周渔这才画风一转,聊到了今天的另一件正事:“那天你给我的信我看了,是南州肥皂厂的,她上面说想让给他们的香皂销售支支招,你了解这个厂子吗?”

姜桂香其实也好奇呢,到底为什么要找周渔,她明明是个不相干的人。

周渔这么一说,她倒是觉得不怪了:“怪不得求到你头上,他们这是走投无路了。上次不是请了省日化厂的专家来吗?专家们看了半天,也没找到什么原因,就说他们的包装太落后了,不时髦,大家不愿意买,让他们参照卖得好的香皂换一下包装。”

“他们倒是也照做了,废了老大力气,还花了钱,结果一点用处都没有,换了包装大家看看,可是买的还是少,最近,他们厂已经将周围的围墙都砸了,准备租出去换点钱。听说奖金就是香皂和肥皂,愿意要就领,自己出去想办法卖,不领的话就记账,啥时候给不知道。”

那真是山穷水尽了,周渔就说:“你给我介绍介绍这个厂子吧,原先卖的好吗?”

一听要从头介绍,姜桂香就知道是正事了,都是一个市里的,她如今是利民餐馆的一把手,当然知道手底下这么多人责任有多重——大家吃饭都靠着你呢。

所以,也慎重起来,想了想她才说,“从头讲吧。这个南州肥皂厂原先是南州化工厂的分厂,后来独立的。他们的产品一直很简单,就是肥皂和香皂,还有甘油。”

“79年之前,他们的效益还不错,倒不是东西有多好,两个原因,一是那会儿啥东西都紧张,外省的商品很少有能到咱们这儿的,南河日化厂的产量不够,柜台上别的没有,不买南州的买哪里的?

二是南州市大大小小的厂子,每年所有的劳保产品里的肥皂香皂,都是从南州肥皂厂订购的,有这个订单,他们日子不错。”

“但这个情况,在79年之后就变了,改革开放了,很多商品流通的比原先快,很多其他城市的名牌产品进来了,人家的东西功效多,味道好,价格又不贵,渐渐地就不买南州的了。”

“劳保用品也是,像是化工厂这样大厂,都喜欢要海市的,最差也要南河的,这一块他们也少了不少。所以,整体滑落很厉害。”

这算是很详细了,周渔点点头,心里有了大致的了解,问道:“用了这么多年都留不下顾客,说明他们家无论肥皂还是香皂,都用的不好啊。”

一说这个,姜桂香连连点头:“可不是。肥皂我总是感觉洗不干净,倒是还好,能凑活用。香皂就不一样了,他家叫铃兰皂,反正我不喜欢那个味道,每次用都觉得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