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日久天长(第3/5页)

便是洪福明知河西郡毁坏堤坝之事与他脱不开关系,也未能寻到蛛丝马迹。

因而到现在,他也只寻到了大理寺草菅人命、收受贿赂错判冤假错案等事。

这些事本来都藏得很好,但奈何洪福此人手段了得,还真叫他查出了不少。

可便只是这一半,也足以叫甄家父子再无缘官场。

“陛下,这些事都是下官一人所为。”大理寺卿甄明昭神情坚定,“甄少卿什么都不知道!”

事实证据都在,没有任何狡辩的余地。

甄明昭便以一己之力抗下所有罪责,只为了保住自己儿子,哪怕这些事其实都是他儿子所为。

楚九辩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不过本来他也没打算将他们赶尽杀绝,他只是要大理寺的掌控权而已。

他抬眼看向秦枭。

秦枭便开口道:“甄大人可真是爱子心切。”

甄明昭头磕在地上,重重一下发出沉闷声响:“请大人,请陛下明鉴。这些事都是下官一人所为,与其他人无关。”

“既如此,来人。”秦枭道,“将甄明昭打入天牢,秋后问斩。”

御林军上前,将人无声无息地带了下去。

整个殿内听不到甄明昭的讨饶声,他平静地仿佛要死的不是他,殿中也只有少卿甄弗的痛哭久久回荡。

苏盛闭上眼,面容好似瞬间老了很多岁。

他知道上位之人的目标其实不是甄家,而是他,是苏家,更是他身后的定北王。

可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让自己不要犯错,每一步都走得更加谨慎。

他不可能背叛定北王,且秦枭和楚九辩曾经给过他离开的机会,那就是小女儿苏喜儿离京的时候。

但他没走,那现在,他们也不会再给他机会。

他只能一步步,继续朝前走去,哪怕他已经预见到了自己的未来。

甄家父子一个下狱,一个罢官,甄家也被御林军抄了个底朝天,大理寺便全权有国子监刑狱科目的学子们接手。

顾方刚一入仕,就当上了大理寺卿。

这很不妥,可朝中几乎已经是皇帝一党的一言堂,谁说也没用了。

虽说这件事没能动了苏盛本人,但却也算是折了他一条臂膀。

而且户部本来也已经不是苏盛说了算,他下面是侍郎王朋义,如今明牌的皇帝一党。

还有郎中晁顺。

晁顺此人本是依靠着邱家过活,但河西郡赈灾一事,他被楚九辩吓了个半死。

既不敢帮着邱家贪墨朝廷公款,又不敢真的得罪邱家,于是只能用自己的家底填邱家的胃口。

这一填,便填出不满,甚至仇怨来了。

晁顺算是看得明白,如今这朝中谁都靠不住,唯有皇帝一党靠得住。

因而这户部,除了苏盛以及下面对他忠心耿耿的十几位官员之外,便不再受他控制。

而且楚九辩和秦枭最近赚的所有钱,都投资到军队和军饷上面去了,根本没拨给户部,便是拨过去的一些,也都叫王朋义这个侍郎负责盯着。

因而苏盛虽还在位,却已经没了从户部牟利的机会。

这对他,以及迫切需要银钱壮大自身的定北王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不过定北王百里御倒是也没完全指望着苏盛,而是把目光落在了大宁首富邱家身上。

只是最近邱家也越来越举步维艰。

先是漕运被醉梁王横插一脚,损失了七成的利益。

再之后便是南疆商队的崛起,那有过几面之缘的南疆郡主,小小年纪却已经有了绝佳的财富头脑,更有魄力和能力。

短短半年时间,南疆商队所到之处都已经挤压了邱家的商队。

他们物美价廉,还总有些南疆世子做出来的新奇玩意,加上南疆丝绸和朝廷扶持,就使得那些本来与邱家合作互通有无的商户,也都开始偏向南疆商队的货。

还有田产,被陆尧重新分给了百姓之后,邱家每月最大头的几项进账,竟都在大幅度减少。

这对从上到下都钻到钱眼里的邱家而言,实在不能忍受。

邱洪阔知道这些事与秦枭谈没用,必须找到楚九辩谈。

可邱衡几次想约楚九辩,都被人拒绝,再之后邱洪阔便也歇了心思。

从最开始,他就想与楚九辩寻个机会坐下来谈谈合作,可之后发生的事一茬接一茬,他就一直没寻着机会。

现在,便更没机会了。

看来,他与这位神明到底是没有缘分。

“伯父,咱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邱衡沉声道,“朝廷不给活路,咱们也该重新寻一条路出来。”

东江王和湖广王都在暗地里分别传了消息给他,许诺只要他们上位,就把漕运的管理权重新还给他。

但只是还他一半,或者六七成,并不全都交给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