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手起刀落(第6/7页)
宁王那是什么人物?
一月前血洗神武门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这两人可真是不要命了!
自然,人家是世家子弟,或许秦枭确实不敢动他们,可他们这些小人物就很可能成为那个背锅泄愤的。
楼中其他饮酒作乐的文人雅士、文臣武将,也都大惊失色,生怕被牵连都忙不迭地跑光了。
==
皇宫。
今日是个难得的晴天。
吃完晚饭后,百里鸿就和洪公公并几位宫人在御花园散步,楚九辩和秦枭就慢悠悠坠在他们后头。
“洪公公这段时日有的忙了。”楚九辩道。
秦枭昨晚就与楚九辩提了想让洪福处理盐运之事,还想专门弄出个独立的部门给洪福官。
楚九辩第一反应就是拒绝。
官宦乱政那血淋淋的教训在前,他自然有些刻板印象。
只是他现在在大宁朝,此前的两代朝廷都没有过让官宦掌权的先例,就更不会有所谓的乱政。
甚至就连“外戚乱政”这个概念,都是秦枭上位之后,那些文官们提出来抨击他的。
所以没有前人的经验,楚九辩贸然直接给出否定答案,好似有给洪福穿小鞋的嫌疑。
楚九辩对自己在秦枭心中的地位很清楚,他们只是合作伙伴,比不得洪福这般与秦枭认识了许久的信任关系。
且洪福这人对百里鸿是真的忠心耿耿,也确实很有能力。
让他一直当个总管太监确实是大材小用。
秦枭的想法很简单,他手下无人,恰好洪福很好用,又有很多内侍愿意跟着洪福干。
且身为宦官,包括洪福在内,这些太监都没有后代,便少了为“家族”牟利的情况,也很难结党营私。
因为他们的权势是皇帝给的,皇帝随时都能收回,所以他们只能是“纯臣”。
可人都有私心。
无论是什么势力,一旦发展起来,都会变得不可控。
楚九辩当时想着这些,一时没给秦枭回应,秦枭便也没催促。
所以安无疾那时进来觉得他们之间气氛古怪,便是因为这个。
不过楚九辩很快也想通了,什么制度到了后期都会露出弊端。
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今这京中的情况,便是他和秦枭都缺人,所以暂时让洪福这位忠心耿耿的大太监担任盐运相关的工作也无不可。
待到后面科举的人才多了,朝中这些权贵也被削弱了力量,再谈其他吧。
秦枭望着洪公公的背影,忽然道:“他是为了长姐进的宫。”
楚九辩一顿。
他抬眸望着男人幽邃的双眼,觉得对方好像有很多话想说。
可到了最后,秦枭也只是很轻地笑了下:“我是想说,他很可信。”
“嗯。”楚九辩应了声,转头看向前方。
他自然知道洪福可信,甚至对秦枭来说,便是小祥子,都比楚九辩这个外人可信一些。
秦枭望着他的侧脸,又在某个时刻克制地收回视线。
一阵清风缓缓拂过青年披散的长发,发尾若有似无地扫过男人垂在身侧的手背。
秦枭垂眸,指尖轻轻蜷了一瞬。
两人沉默地并肩而行,肩头之间两掌宽的距离,将那淡淡的疏离感无限放大。
直至走在后面的小祥子得了暗卫递来的消息,快步赶上来,两人之间的气氛才好像有了微妙的变化。
秦枭打开纸条扫了一眼,而后便很自然地将其递给了楚九辩。
楚九辩看着字条上那一个姓王,一个姓陆的名字,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身侧的男人开口叫了暗卫过来,随口吩咐道:“通知安无疾拿人,明日早朝前神武门斩首。若是违抗,当场就杀了吧。”
暗卫领命离开。
小祥子也接了楚九辩递来的纸条,渐渐落后于两人身后,直至与水清水云并肩他才拿出火折子,将那纸条烧了个干净。
水清看着前面两位主子登对的背影,忍不住小声和水云道:“姐姐,主子们什么时候能抱一下呀,我好想看。”
水云眉头一跳,忙看了眼秦枭的背影,见对方没什么反应,这才嗔怪地瞪着小姑娘,无声地动了动嘴:“你不要命啦,大人耳力极好!”
水清委屈地瘪了瘪嘴,可她就是想看啊。
前方,秦枭又沉默了几息,才看开口道:“公子可是觉得本王残忍?”
“什么?”楚九辩有些诧异地看向他。
秦枭这才把视线落在他脸上。
楚九辩反应了下,才知道他说的是杀了那两个世家子弟的事。
堂堂大反派,神武门前杀了三天三夜,现在却说自己“残忍”?
“我又不是第一天认识你。”楚九辩轻笑了声,用格外平静的语气说道,“曼陀罗利润巨大,单是颁布政令不足以震慑那些人,本就该杀鸡儆猴。这两位既然这么想当出头鸟,杀了便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