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消息(第2/3页)
即便从那之后他没有再召幸她,对她的关怀赏赐却也不曾少。
她几乎很少看见他不高兴的样子。
如今是为何?
宋夫人是长辈?
那也是她的长辈。
长辈又如何,她是皇后,长辈也要三跪九叩向她行礼。更何况,她本就没出自祝氏的肚子,不过是个便宜小姨,是个不相干的人。
唤一声姨母,是瞧在乔家宋家往日的情分上。是不想做得太难看,该给的抬举都给了,在人前她没有说过半句难听话。如今左右无人,跪一跪训斥两句怎么?
乔皇后气的脸泛红,听祝琰缓声解释道:“是臣妇有事求见娘娘,一时情急,在此处阻住了娘娘。”她听出了赵成口中的责备之意,自然将责任揽到自己头上,免叫乔皇后为难。
赵成面色缓和一二,温声道:“梓童深宫寂寞,时常惦念乔夫人与您等,既得空进来了,尽可往凤和宫坐坐,慢些叙话儿。”
乔皇后垂首不语,心中有种奇异的念头一闪而逝。
赵成倒是说起过几次,如果她心中烦闷,可召母亲和姨母们入宫陪伴。她没往心里去,念着宫里还有太皇太后,有那么多双眼睛盯着她,等着瞧她笑话,她怎么能像个小孩子似的,时时要母亲来做伴儿?
如今他竟更替她,招呼祝氏常来凤和宫走动。
以往襄国公夫人入宫,他也是这样……么?
乔皇后有些恍惚,不大记得了。她自从做了皇后,时时刻刻端着身份形象,许多事不能做许多话不能说,怕自己在亲族面前露怯,叫他们替自己担心,时常都刻意板着脸对待他们。
父亲夸她做得好。
说要当人上人,就必须得狠下心,不叫任何外人抓到把柄和软肋去。
赵成还说了什么,乔皇后甚至没有听真切。
太阳高高挂在半空,绡纱帘子遮不住光线,直映得人眼晕。
前头太皇太后那边还有诸位公主王妃们等待着她去开宴。
祝琰是怎么告辞的她几乎也记不清了,扶着宫人的人匆匆走回正殿,她背上汗湿透了,厚重的宫装黏糊糊的贴在背脊上面。
祝琰从琳琅苑出来,脸色比方才愈发苍白,汗珠从额上渗下,沿着脸颊一路滚进领口。
皇后突然发难,她一时惊惶,跪得又急又重,这会儿两腿仿佛灌了铅,小肚子底下一阵阵的泛着酸痛。
翡翠等人没有资格跟进来,如今左近只有两个引路的宫人。她强行攥着衣摆,不叫自己失态,步子越走越缓,太阳晒得她睁不开眼来……
**
清凉的水缓缓注入唇间,喉咙里灼烫之感缓缓被安抚去了。
祝琰张开眼睛,看见徐大奶奶写满关切的脸。
“你怎么样了?肚子还痛不痛?头还晕不晕?”
祝琰张了张嘴,忽听身侧还有其他走动的声音,她摇摇头,强撑着坐起身来。
“你简直太胡闹了!”
徐大奶奶放下手里盛水的碗,伸手把她扶着。
“你这样的身体状况,怎么还能进宫来?”
从清早天不亮就在外头天街上跪着等候召见,一跪就是将一个时辰,进了殿又要依次行跪礼,躬身站着答话。
又是这样暑热的天。
祝琰按住她的手,低声道:“姐姐你小声点吧。”
环顾四周,又问:“我们还在宫里头?”
徐大奶奶点点头,“是皇上身边的杜公公喊我来的,说你有点儿不舒服,歇在宜欢阁里。吓得我腿都软了,连忙一路小跑过来。”
祝琰有些歉疚,攥了攥她的指尖,“我没事了,没有惊动娘娘……和其他人吧?”
徐大奶奶叹了声,“放心吧,没有。杜公公办事很可靠,比咱们这些人不知高明多少。只是可恨——”
她作势搡了祝琰一把,“你不该连我也瞒着。”
祝琰抬手搂住她的肩,把头扎到她怀里去,“好姐姐,你饶我这回,就饶这一回行不行啊?”
**
杜容躬身走进大殿,在距离御案五步之外的地方停下来,“皇上,徐夫人将宋夫人接回去了。”
赵成手里捧着一册书正在细看,闻言并没有抬头,只淡淡地道:“哦,知道了。”
杜容欲言又止,打量着少帝的神色,有心劝上几句,却知道眼前这位是个心思重的主儿,一时有点迟疑。
察觉到他没有离开,赵成微微蹙眉,抬眼瞥向他,“还有事?”
杜容扯出个笑来,躬身退后数步,“倒没甚要紧的,只今儿是端阳节,按例,晚上皇上该去凤和宫……”
赵成抿唇半晌没说话,想到今日在琳琅苑瞧见的一幕,心里仿佛压了块沉重的铁坨,不上不下哽得他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