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见到来拜年的顾溪, 江惠君一脸激动,“溪溪。”
这时,她也看到顾溪手里牵着一个三岁多的孩子, 这孩子简直就像是顾溪的缩小版,让她有种仿佛看到当年三岁的顾溪。
如果当年她的孩子没有被抱错, 或许养在她身边的顾溪, 三岁时也像这孩子一样吧, 漂亮乖巧得让人喜欢。
“这是……烛烛吧?”江惠君欢喜地说。
顾溪冷淡地嗯一声, 低头对身边的孩子道:“烛烛,这是江外婆。”
沈烛烛很有礼貌地道:“江外婆, 新年好。”
江惠君脸色顿时一僵, 张了张嘴, 却不知道说什么。
她是顾溪的亲妈, 也是孩子的亲外婆, 但在外婆的称呼之前还加了个姓, 听着就像是叫外人, 也表明了顾溪的态度。
然而在场的人没一个开口。
主要也不知道说什么,就连站在江惠君身边的顾远征和顾远湘也没有说话。
江成业一家人不禁面面相觑。
眼看气氛变得尴尬,唐凤珍赶紧道:“哎呀, 你们进来坐!书望, 柔柔,去给你们冯姨、溪溪和明嵘倒茶。”
江书望和妻子李柔对视一眼, 夫妻俩有志一同地忽略刚才的事, 帮忙一起招呼客人。
直到大家坐下来,顾溪终于抬眼,看向江惠君三人。
时隔五年不见,江惠君像是老了二十岁, 鬓角的头发都白了,脸上也添了不少皱纹,皮肤腊黄黯淡,还能看到一些太阳曝晒出来的斑纹。
完全就是一副六十岁的老太太的模样,眼神疲惫,面容沧桑。
说起来,她今年也五十多岁了。
以前的江惠君总是穿着讲究得体,自信从容,也是骄傲的,她将自己的面子看得比命还重要,所以当年会觉得亲生女儿被抱错一事让她十分丢脸,也嫌弃亲生女儿被乡下人养坏了,又黑又瘦、目不识丁、愚笨木讷,不如养女的大方得体,多才多艺,让她带出去有面子。
变化实在太大了,大得让人都有些不敢认。
顾溪不由多看她一眼,看来这五年她过得很不好。
和江惠君坐在一起的是顾远征、顾远湘。
从两人的外貌来看,他们这几年应该过得很不好,皮肤晒得很黑,也很粗糙,有风吹日晒的痕迹,一看就知道没少下地干活。
他们的眉宇间没有曾经的明亮张扬,都变得安静而沉默。
而且顾远征也不知道遇到什么事,脸上居然有一道很深的疤,那疤从右眉往下,像条狰狞的肉蜈蚣般盘踞在脸侧,只差一点就伤到眼睛。
许是怕会吓到孩子,顾远征会下意识地侧过脸,将有疤的那边脸偏向无人的地方。
顾溪对他们的际遇心里没有什么波动,很快就收回目光。
或许时间真的能治愈所有的伤痛,也能让人对那些痛苦的往事释怀,不是去原谅,而是不想让那些负面的、憎恨的情绪影响到自己的往后的人生。
这几年,她过得很好,有爱人相伴,有世界上最好的妹妹,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有可爱的孩子……
她已经从那些过往走出来,不会再被它们困住。
而且她早就知道顾家人的结局,这辈子她明明提前知晓,却没有选择做什么,所以看到他们现在的狼狈,都在预料之中。
既然早就知道,便不会有所波动。
更不会去后悔什么,她没有那么好心,去帮助曾经伤害她的人改变不好的命运。
顾溪不会原谅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只是选择了去放下,去释怀。
她也不打算将上辈子的恩怨波及到下一代,所以她让烛烛叫人,将他们当成在亲戚家里见到的不相干的长辈,有礼貌的好孩子自然要叫人。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她可不想自己养出来的乖孩子变成一个没礼貌的坏孩子。
-
冯敏已经和唐凤珍、江成业聊起来。
江书望将泡好的茶端过来,李柔拿了些糖饼递到沈烛烛面前,又将自家的两个孩子叫过来,让他们叫人,陪弟弟玩。
两个孩子一个九岁,一个七岁,是一对姐弟。
他们的家教很好,听话地陪小表弟玩,发现小表弟不像一些熊孩子爱哭闹,反而很乖,便拉着他去楼上的房间玩象棋。
看到三个孩子跑走,李柔叫道:“你们照顾好弟弟,别欺负弟弟呀。”
“知道啦,我们会照顾好弟弟的。”
看到三个孩子们手牵着手离开,大人们笑了笑,继续聊天。
唐凤珍问顾溪这几年在部队过得怎么样,虽然彼此有信件往来,但无法在信上说太多。
她看了江惠君一眼,哪里看不出大姑子其实很关心女儿,只是因为顾溪先前的态度,不敢随意开口,省得又像刚才那样被顾溪直接撅回去。
顾溪简单地说了下,因为写了几年的文章,说起部队的生活时,就像在写故事一样,温馨又有趣,听得人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