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2/3页)
这对兄妹俩身上穿的衣服虽然还可以,但能看出很旧,估计穿的是别人的旧衣服,甚至有些针脚非常粗糙,一个不小心就会开裂。
虽然这年头,都是小孩子捡大孩子的衣服穿。但项昭和项韵是项家的孩子,放到舅家那边养,想来以项长川的为人处事,肯定没少寄钱过去,但那边却不给兄妹俩买些合适的衣服,穿的都是粗糙改短的衣服,就有些过分了。
项长川再细心,也是个大男人,还要经常出任务,总有顾不上的时候。
没见着还好,既然见着了,再加上两家的关系,徐愿生不免上心几分。
她在心里叹气,看到这两个孩子,忍不住想起她们姐妹三个,小时候过得极为困苦,有父母还不如没父母,就有些不忍心。
项昭忙道:“徐姨,不用了,我们有衣服的。”
“没事。”徐愿生摸摸他们的脑袋,“你们要是过意不去,这几天来这边,帮我们给菜地浇水、喂兔子就行。”
项昭不是那种容易被忽悠的小孩,只是浇个菜、喂个兔子,哪里抵得过衣服的钱?
可惜他拒绝也没用,徐愿生给他们量完尺寸后,便风风火火地回房去做衣服了,她工作可是很忙的,手里有不少单子要做。
目前赚钱是她最感兴趣的事。
顾溪看着两个不知所措的孩子,有些好笑,招手将他们叫过来,挨个摸了摸头,说道:“没关系,愿生喜欢做衣服,最喜欢给小孩做衣服,看到你们穿得漂漂亮亮的,她也会高兴。”
两个孩子瞅着她,觉得这话没说服力。
眼看快到中午,顾溪带着两个孩子去做饭。
她没让小孩闲着,让他们帮忙干活,像是去菜地里摘菜,洗菜、帮忙烧火等,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果然,两个孩子的注意力很快就转移。
做好午饭,沈明峥带着衣服皱巴巴的项长川过来吃午饭。
吃饭的时候,项长川特地看了看侄子侄女,发现不过一个早上的功夫,他们对顾溪和徐愿生居然十分亲近,没有昨天的拘束。
看来将他们放到这边是正确的。
“对了,小昭和小韵要去上学吧?”顾溪问道,“他们上几年级?”
这年头的孩子上学的年纪没有个统一标准,读哪个年级还真不好说。
项长川道:“要上的,小昭已经上三年级,小韵还没上学。”
顾溪哦一声,转头问项韵:“小韵,你想去上学吗?你今年七岁,可以上小学了。”
项韵有些茫然,下意识地看着哥哥。
项昭道:“小韵要上的,我可以带她一起去学校。”想到昨晚小叔说的话,他鼓起勇气说,“以前我上学时,舅妈让她在家里干活……有时候三表弟会欺负她,我就偷偷将她带去学校。”
项长川的神色变得有些不好。
不过他没在孩子面前发作,依然是一副笑模样,“那就让小韵去上学,到时候要是跟不上,小昭回来多教教她。”
“好的。”
项昭的神色变得雀跃起来。
顾溪说:“那明天我和愿生带他们去学校报名吧。”
项长川感激地说:“麻烦嫂子和愿生妹妹了。”
吃过饭,项长川和沈明峥继续修理房子,顾溪带两个孩子睡个午觉,让他们在书房里睡。
书房有一张小床,不过一直没人睡,平时顾溪有时候累了,会在小床上休息一下。
下午,顾溪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做红豆糕,给他们烤红薯,让两个孩子一起动手,有参与感。
两个孩子玩得很开心,越发的放松。
晚上,项长川问他们,“今天在顾姨家玩得开心吗?”
“开心。”项韵乐呵呵地说,“顾姨说要送我们小兔子,还要给我们做兔舍,等家里修整好,就让我们将兔子带回来。”
项昭犹豫地说:“徐姨给我们量尺寸,要给我们做衣服。”
项长川愣了下,注意到兄妹俩身上穿的衣服,有些懊恼。
这些年,他忙着做任务,忙着努力往上爬,想着尽快将兄妹俩接到身边照顾,对自己的衣食住行都不太在意,过得很糙,以至于忽略孩子的需求,不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就行。
但女同志比较细心,会注意到孩子的需求。
“她给你们做衣服,你们要记得感谢她,知道吗?”项长川说道,心里琢磨着,等有机会要将做衣服的钱给徐愿生。
虽然有沈明峥这层关系在,不过徐愿生是个年轻未婚的女同志,他也不好和人走得太近,平时会多注意,怕给人招麻烦。
项家本身就是个大麻烦,他自己能走到这一步,花的时间、精力不少,并不想耽搁别的女同志。
**
早上,顾溪和徐愿生带项昭兄妹俩去小学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