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顾溪和徐愿生领着两个孩子回家。

路上遇到一些家属院的人, 她们停下来,好奇地看着这两个孩子,称赞他们长得俊俏, 又问是哪家的孩子。

家属院里难得有这么漂亮的孩子,皮肤也白, 一看就像是从城里来的。

顾溪给她们介绍, “他们是新来的项营长家的孩子, 他是哥哥项昭, 她是妹妹项韵。”然后又让孩子叫人。

两个孩子乖巧地叫人。

“新来的项营长?”

众人露出好奇的神色,每当有军属过来, 总会引来不少关注, 就像当初的顾溪, 没少被看。

项营长是调职过来的, 昨天刚到部队, 目前见过他的人并不多。

顾溪没有多作解释, 告诉他们项营长家在哪里, 然后道:“项营长家正在修葺,那里有些乱,不适合孩子, 让他们先到我们家玩会儿。”

得知项营长家的位置, 众人都是一脸理解的模样。

那房子很久没人住,确实挺破的, 还要修一修才能入住。

察觉到两个孩子面对陌生人拘谨沉默的态度, 姐妹俩很快就带着他们离开。

回到家,顾溪让兄妹俩在堂屋坐着,给他们拿了些糖果饼干的零食,并一人冲了杯麦乳精, 让他们别客气。

她和徐愿生陪坐在一旁,也喝着麦乳精。

许是见她们都在喝,兄妹俩小心翼翼地端起来,慢慢地喝着,神色渐渐地放松下来。

舅舅、舅妈虽然有工作,但他们家里养的孩子多,并不时常给孩子喝麦乳精,兄妹俩也很少喝。

顾溪试着和他们说话,问他们平时喜欢做什么,喜欢吃什么,一点一点地引导他们说话,徐愿生也在旁插几句。

知道兄妹俩这几年是在舅舅家住的,难免让人多想。

只要不是在亲生父母身边生活,总归不适合孩子,就算舅舅对他们很好,也无法替代父母的位置,更何况看这对兄妹俩的反应,估计在舅舅家过得并不开心。

那种寄人篱下的心情,顾溪非常理解。

去灶房泡红豆时,徐愿生小声地嘀咕:“挺可怜的,估计在他们舅舅家过得不太好,防备心很强。”

顾溪嗯一声,然后看着她笑,“他们比愿生以前好多了。”

说起防备心,以前的徐愿生的防备意识才是最强的,几乎将父母亲人当仇人看待,愤世疾俗,很担心她会走向极端。

徐愿生面上露出无奈之色,“说我干啥呢?我现在好好的,啥事都看开了。”

自从离开徐家屯后,她就发誓以后绝对不会再回去,选择将徐家屯的一切都放下,不管是好的坏的。

她不想再为难自己,现在和大姐、小妹一起生活的日子,让她很满足。

将红豆泡着,等下午时给兄妹俩做红豆糕。

顾溪去书房搬了些书出来,让兄妹看书,主要是哥哥项昭说,他喜欢看书。

接着她拿出纸笔和颜料,教妹妹项韵画画,一边问:“小韵喜欢兔子吗?要不咱们画兔子吧?”

“喜欢。”项韵脸上露出笑容,好奇地问,“顾姨,你们家的兔子在哪呀?”

顾溪指着院子里的石榴树下的兔舍,“在那边呢,要去看看吗?”

“要的!”项韵一脸期盼,乖乖地任她拉起来。

那边正在看书的项昭目光看过来。

顾溪朝他道:“小昭也一起来吧,你们可以一人挑一只兔子,等你们家修整好,到时候带回家里养。”

听到这话,项昭也坐不住了,忙跟过去。

一会儿后,兄妹俩挤在兔舍前看兔子。

毛茸茸的兔子让他们露出欢喜的神色,脸上可以看出喜爱之色。

徐愿生见状,去菜地里摘了些菜叶子递给兄妹俩,让他们喂兔子。

项韵喂完兔子,扭头问:“顾姨,这个兔舍好可爱,在哪里买的?我让小叔也买一个。”

顾溪笑眯眯地说:“是我自己做的,你们想要,我也给你们做一个。”

“真的?”项韵惊喜了下,然后又犹豫起来,“会不会很麻烦?”

“不会呢,挺简单的,只要有木料就能做,我明天让人送些木板过来给你们做。”顾溪说得一副很简单的样子。

对她来说,做木工活确实很简单,家里的工具齐全,随时可以开工。

因为顾溪这话,兄妹俩看她的眼神十分崇拜。

徐愿生见状,不禁失笑,看来她姐不仅对女同志有得是手段,连孩子都能轻松拿捏。

她从屋里拿出尺子,给两个孩子量了量尺寸。

项韵一脸莫名其妙,项昭却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有些不安,小声道:“徐姨,你要给我们做衣服吗?”

“是啊。”徐愿生说,“我是裁缝,家里人的衣服都是我做的,正好天气暖和了,要做些春夏的衣服,顺便也给你们做两套。”然后她故作轻松地说,“我做衣服很快的,像你们这么小的孩子,一下子就做好了,都不需要费什么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