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质问 求陛下,让阿轩离京就封吧(第2/2页)

“这些年朕是怎么待他的你没看到吗朕在你心里难道就这般不齿吗你还要我怎么做要我把这颗心掏出来给你看,你才肯相信我待你和阿轩是真心的,相信我从未想过要伤害你们吗”

他此生的真心或许确实不多,几乎尽数用在了淑妃和阿轩身上。可为什么这么多年了,她就是不信呢

淑妃因他的怒吼闭了闭眼,等他说完才又缓缓睁开,用另一只手轻轻抚了抚他的心口。

“陛下的真心,难能可贵,但……保护不了我们母子。”

皇帝身形一僵,燃烧的怒火仿佛被盖上铁盖的炭盆,灼灼热度全部闷在了内里,烧得自己胸腹闷痛。

很久以前淑妃也对他说过类似的话:“空有真心有什么用你能保护我们母子吗若是不能,这真心于我们而言就是百害而无一利。”

那时她说的比现在还直接,如今分明委婉了许多,皇帝却觉得仿佛又被打了几个耳光,这几记耳光比之前更痛,更让他难以承受。

因为之前淑妃说的只是未来有可能发生的事,而现在她用自己的实际经历证明,她说得没有错。

皇帝唇角翕动,昂起的脖子低垂下去,无力地拉着淑妃的手:“我尽力了,阿宁,我真的尽力了。”

他声音哽咽,甚至觉得有些委屈。

身为皇帝,很多事情本就身不由己,他已经努力做到最好了。

“我知道,陛下,我知道的。”

淑妃也回握着他的手,平静的声音中难得地透出几分温柔。

“许多事不是我们自身能掌控的,你本心并非如此。可是陛下,很多事情,只看本心是没用的。”

“如今老四没了,年长的几位皇子中除了太子便是景安郡王和阿轩了。”

“景安受惠嫔和何家牵连,你已下旨让他下月便离京就封,这便意味着他再也没有夺储的可能了。如此一来,除去他,太子之下最年长的皇子便是阿轩。”

“阿轩早年间本就因为受你宠爱而惹来了许多暗恨嫉妒,一度被人视作夺储的绊脚石。是后来立了太子,他前头又有个更惹眼的老四,这才终于消停了些。饶是如此,他这次也险些被老四所害,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现下他又成了太子之下最年长的亲王,偏偏后头几个弟弟又都是十四五岁,年纪与他相差不多,如何能不将他视作眼中钉肉中刺”

“这次是阿轩运气好,遇到了阿慈,化险为夷了。可下次呢,下下次呢他能一直都有这样的好运气吗”

“陛下,我是阿轩的母亲,他是我唯一的孩子,我今生所愿不过是他能过得好而已。”

她说着用力握紧了皇帝的手,神情恳切:“求陛下,让阿轩离京就封吧。去了封地,就再没有人会视他为仇敌。他可以踏踏实实过自己的日子,不必再为那些不必要的事烦扰,陛下也不必总为他处理烂摊子,这样不是很好吗”

皇帝起先还因她温柔的语气而有些心动,以为她真是在安慰自己。但听到后面他就知道,她所说一切,她表现出来的温柔,最终都只为了一个目的而已,就是让齐景轩离京。

他再次抬起头,目光里没有了先前的自责愧疚,取而代之的又是质问:“你当真只是因为这些才想让他离京不是因为那个死去的婢女受到影响,觉得我会因此猜忌阿轩,伤害阿轩”

淑妃怔了一下,虽然只是短短片刻,但已说明了一切。

皇帝眸光变冷,松开她的手站起身:“你既然这么多思多虑,朕便更不能让阿轩离京了。不然他走了,你岂不是更要整日牵挂,茶饭不思”

“明日起,朕便让阿轩日日进宫陪你用饭。我倒要看看,你能不能狠下心在他面前把自己活生生饿死。”

他说罢转身便走,淑妃起身想抓住他的衣袖,因他走得太快而扑了个空,整个人身子不由往前一倾,扑通一声从床上跌了下来,膝盖正磕在脚踏上,发出一声巨响。

“阿宁!”

皇帝当即回身,赶忙将人扶了起来,伸手掀开衣摆去看她的膝盖,却见已有血迹隔着布料缓缓渗出。

“太医!宣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