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下旨 淑妃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太医给淑妃的伤口止了血上了药, 叮嘱休养半个月不要四处走动,之后便行礼告退了。
淑妃本就苍白的面色此时更不见什么血色,倚在皇帝怀中半阖着眼, 神情疲惫。
“陛下,我从未觉得你会对阿轩下手, 我知道你不会。”
她低声道。
“说谎, 你根本就不信我。”
皇帝揽着她的肩, 视线落在她膝盖的伤处, 虽仍在驳斥她的话,但语气中更多的是无奈。
淑妃的脑袋在他肩头动了动, 调整了一个更舒服的姿势, 叹了口气:“虎毒不食子, 陛下从不是个无情无义之人, 怎会伤害自己的孩子宁王若非意图弑父, 你也不会动他。”
“阿轩与宁王又不同, 他是你放在心尖上的人, 你就更不会因为些许小事伤害他了。”
“我担心的从不是你会将他如何,我是担心……时日长了,你终有一日会不像现在这么喜欢他。”
皇帝眉头微蹙, 低头看向她:“我怎会不喜欢他他……”
“不是不喜欢, ”淑妃打断,“是不像现在这般喜欢。”
她说着抬头, 对上皇帝的视线:“青禾为何会死, 咱们都心知肚明。目前看来,阿轩和阿慈是真的不知情,不然这次也不会闹出这种事来。”
“但陛下你是他们的长辈,是阿轩的父亲, 你肯定希望自己在儿子面前是有威望的,不愿因为旁的一些事,影响了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你现在相信阿轩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待他一如既往。可来日呢若今后你怀疑阿轩知道了些什么,觉得自己在他面前威严尽失,会不会因此而疏远他”
“我……”
“你肯定觉得你不会。”
淑妃再次打断。
“我相信你本心确实不会如此,但你一定会介怀。这种事,没有哪个男人能不介怀,我都明白。”
她说着拍了拍皇帝的手,以作安慰。
“你的介怀也并非源于阿轩,而是因为死去的宁王和方贵人。但已死之人承担不了你更多的怒火,你余下的不满只能自己咽下。若哪日你觉得阿轩兴许猜到了,你不会因此嫌恶他,因为你知道这不是他的错。但你可能会觉得在他面前失了颜面,会一时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他,因此减少与他相见的次数,让自己冷静一段时间。”
“或者索性与这件事无关,是因他闯了祸又或旁的什么,你要晾他一段时间。陛下能保证这样的事一定不会发生吗”
“你的意思是即便他犯了错,朕也不能对他甩脸色那他岂不是要无法无天了”
皇帝皱眉,声音里有些不满。
“不,”淑妃摇头,“我的意思是,不管是什么样的缘由,这种事将来一定会发生。”
“是他自己主动犯错也好,或是如这次一般受了旁人牵连也好,陛下无论多么爱护他,也不可能时时刻刻护着他。”
“你有许多大事要考量,上至朝堂政务下至后宫平衡,桩桩件件都要操心,不可能把精力都放在某一个孩子身上。”
“现在阿轩还有我,陛下你忙不过来时,我还能看顾他一二。可将来哪天我若不在了,陛下你又无暇顾及阿轩的时候……”
“别胡说!”皇帝轻斥,“太医说了你只是身子有些虚弱,按时服药好好用饭就没事了。”
说着拍了拍淑妃的肩膀,将她往自己怀中又拢了拢。
淑妃却只是笑着摇头:“我这身子究竟如何,我清楚,陛下也清楚。死不了,却也活不长。”
“阿宁!”
皇帝放在淑妃肩头的手收紧,不愿她再说这样的话。
淑妃却没有停下的意思,倚在他身侧道:“若非陛下这些年一直想尽办法给我吊着命,我早就死了。能活到现在,已是老天爷厚待。”
“我当初本以为自己没机会看到阿轩长大了,不想如今不仅看到他长大成人,还看到他成了亲,娶了自己心仪的姑娘。我真为他感到开心,想必陛下也是如此。”
“可是陛下,朝中如今虽没了谢家何家,但还有张家赵家刘家王家,朝中从来不缺这样的名门世家。但凡这些人将阿轩视作仇敌,难保宁王之事不会再度上演。”
“妾身无能,不能给阿轩带来任何助力,我们母子也从未惦记过那些不属于我们的东西。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架不住旁人觉得我们有这个心思。”
“妾身真的不想再为这种事烦心了,更不想阿轩再受无妄之灾。所以恳请陛下,放阿轩离开吧,就当是为他好。”
“今后他在封地过他的日子,咱们在京城过咱们的日子。他与他相爱之人相伴一生,咱们在京城相守到老,这样不好吗”
她说着怔了怔,才想起什么似的:“我忘了,我活不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