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打架 本就看你烦得很,你还送上门来讨……

回城后, 徐槿瑜将自家内鬼已经查清的事告诉了齐景轩几人,但并未言明其中详情,只道能问的都问了, 但徐澈也不知道背后真正的主使,无法出面指证。

齐景轩自然是有些失望的, 但也知道徐槿瑜既然这么说, 那肯定就是确实再问不出什么了, 不然他没必要隐瞒。

至于徐澈究竟为什么做, 他没有追问。

他自幼生活在皇室,见过的明争暗斗数不胜数。那些世家大族表面上看上去风光, 内里必然也有许多糟污事。于徐槿瑜而言这是家丑, 没必要硬要将其揭开展露于人前。

“只是这样一来, 线索又断了。”

出宫的路上他对沈嫣说道。

这些日子他们能查的都查了, 但正如先前所料, 一切都指向六皇子齐景泓, 根本查不到宁王身上。

那家绸缎庄是一楚姓人在经营, 但实际东家是何家的姻亲,也就是说背后真正的靠山是何家。何家是齐景泓外祖家,真把这事刨根问底, 只能问到齐景泓身上。但显然, 齐景泓只是被推出来背锅的。

惠嫔是死在宫里,何家那边又口风甚严, 除了分宗以外再查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至于宫宴, 齐景轩倒是问清楚了。当日太子和宁王都曾离席,但太子只是去了短短片刻就回来了,宁王说是多饮了几杯酒,中间离开去休息了一段时间。

而宁王离席时, 女眷那边有三人离席。一个是大理寺卿庄承之妻,一个是兵部尚书范勇先之妻,另一个则是户部侍郎段岳的女儿。

段岳的女儿才十岁,可以直接排除,余下的两人却难以抉择。

庄承和范勇先都是正妻亡故后娶了续弦,二人如今的妻子一个二十来岁,一个三十来岁,单从年纪没法排除任何一个。

但无论是其中哪个,宁王因为一块帕子就要置齐景轩于死地的原因都很明确了。

这两人都是朝中要员,宁王若是有意争夺储君之位,必定要拉拢对方。

天底下没有哪个正常男人会喜欢戴绿帽子,一旦他与其妻有染的事被发现,此人必定会恼羞成怒。即便不能将身为皇子的二人如何,也断不会再投靠尽忠了。

所以,那人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储君的宝座,决定除掉齐景轩这个隐患。哪怕他并未看到假山后的人是谁,哪怕他可能永远想不起此事,这个威胁都必须剪除。

而好死不死的,宁王离席时六皇子齐景泓也离席了,且同样半晌没有回来。

齐景轩让人去查齐景泓离席的原因,竟然只是因为觉得宴席憋闷无趣,想出去透透气。

他知道后在家里骂了齐景泓半晌,觉得这人蠢笨如猪,只会给人添麻烦。骂着骂着忽然想起,他当时也觉得那宴席无聊得紧,闷头灌了些酒后就走了。若非如此,他也不会撞上御花园里的事,也不会又后面的种种。

齐景轩悔不当初,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只能想办法抓住宁王的把柄,让他再难翻身。

可这些日子查来查去,最后还算有用的线索只剩宫宴这一条,偏偏宫宴之事又无法将宁王钉死。尽管他心里已经清楚就是宁王,可要让皇帝和朝官们相信,总需要证据。他总不能跟人说,因为宁王当时和那两个女眷同时离席了吧

眼见线索一条头一条地断掉,实在无法,他便借着和沈嫣入宫探望淑妃的功夫又去皇帝那里探了探口风,想知道当初林四到底有没有交代什么。

可皇帝的回答一如既往,林四死得突然,没能从他口中问出什么有用的消息。

齐景轩很是失望,总觉得皇帝并非一无所知,只是为了不让他和宁王冲突故意将此事瞒下了。

沈嫣也有些忧虑,倒不是因为查不到线索着急,而是他们这样查了近两个月,即便再如何小心,也不可能瞒得密不透风。

绸缎庄和何家那边仔细一些或许不会被人察觉,但宫里要问清那日宫宴究竟谁曾在什么时间离过席,是需要大量盘问的,不可能每个人都能严守口风保住秘密。所以……宁王此时一定已经察觉了。

如今是他们在明,宁王在暗,这样的局势对他们很不利。

两人面带愁容地往外走去,即将走出宫门时正和迎面而来的一行人相遇。抬头看去,竟是令他们烦恼的罪魁祸首——宁王。

双方都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彼此,齐景轩当即沉下脸,一副恨不能将对方生吞活剥了的样子。

宁王却是很快回神,缓步走了过来,脸上挂着一如既往的笑意,看上去很是温和。

不知道他真面目的人会觉得他待人和气令人如沐春风,但齐景轩此刻只觉得他恶心。

“七弟今日入宫了是去探望父皇和淑妃了吗”

宁王笑着问道。

齐景轩正觉得烦,见着他更觉恼怒,当即冷哼一声:“关你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