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翘楚 珍珠变鱼目,不过一夕之间……

徐槿瑜没有询问父亲最后是如何处置九叔的, 但他知道九叔以后再不会有过去那样的好日子了。

或许……那对他而言也根本算不得什么好日子。

两人一路沉默着回京,徐槿瑜觉得自己不该打探长辈们的过往,特别是这些不大好的过往。但快到京城时他到底还是没忍住, 问出了口:“爹,祖父他……”

只开了个头, 他就不知该如何继续了。

成安侯知道他心中犹豫, 道:“其实也不是有意瞒着你们, 只是子不言父之过。我跟你一样, 心中虽不认同,但不好评断长辈所为。你祖父活着的时候我不好说, 他死了, 就更不好说了。”

徐槿瑜颔首, 表示理解。

既然话已经说出口, 成安侯便索性将这段过往仔细给徐槿瑜说了一遍, 免得他心中再有什么疑虑。

“你九叔是家中幺儿, 生来白发白瞳, 肤似霜雪。当时家里所有人都吓了一跳,还以为……是有妖异。”

“但他前脚呱呱坠地,后脚就有人传来消息, 说你祖父擢升了。”

“彼时太宗皇帝年迈, 十分信奉祥瑞一说,时常有人献异兽至京城, 尤以白色异兽居多。诸如白狐白鹿白猿白雉等, 十分受人追捧。于是……你祖父便觉得你九叔也是祥瑞,是我们徐家的祥瑞。”

“向来幺儿就更受宠爱,你九叔又添了这么个祥瑞的名号,加上他确实天资聪颖, 明明年纪最小,却是我们兄弟几个中读书最好的,你祖父对他的喜爱可想而知。”

那时如今的成安侯一脉还没入京,京城这边是徐家另一支,地位远高于他们。但随着老成安侯一再擢升,最终他们也来到了京城。

赶得不巧,他们入京后没多久,太宗皇帝崩逝,先帝登基。先帝年富力强,并不信奉什么祥瑞异兆,更觉在太宗暮年时频频进献祥瑞者都是拍马逢迎之辈,十分不喜,将这些人贬的贬黜的黜。

但太宗皇帝到底是长辈,又已仙逝,先帝不便直言,所以这些被贬官或罢黜的人明面上看上去都与祥瑞无关,是因其他一些缘由而受罚。

“可皇帝的好恶,底下的人怎会毫无察觉呢”成安侯继续道,“没多久,先帝不喜进献祥瑞的事就传开了。”

“我们徐家并未做过这种事,因此没有受到牵连,但……你九叔是个白子的事并不是什么秘密。”

“有次宫中宴饮,先帝问及科举事宜,有人提起京中青年才俊。你九叔是其中翘楚,他的名字自然也被提及。”

“何家当时也要推举自家儿郎,便有意在先帝面前提起你九叔是白子之事,吹捧说他是我们徐家的祥瑞云云。”

“先帝听闻后没有言语,这时又有人站出来斥责何家那人,说他所言是无稽之谈,白子生来畏光,此乃先天有疾,跟是否是祥瑞没有半分关系。”

成安侯说到这轻叹一声,仍为当年情形感到无奈。

“后来……陛下说既是有疾,就不要参加科举了,于是你九叔的前程就这么断送了。”

徐澈因肤色异于常人,本就受到京城一些人的排挤。但因他出身成安侯府,又素有才名,所以那些人表现得并不明显。

但因为先帝这一句话,徐澈在京城的地位一落千丈,从前的许多好友都不再与他往来,本就不喜欢他的那些人更是对他恶语相向,一见到他就叫他白鬼,让他滚回家去,别青天白日地裹着一身袍子出来吓人。

渐渐的,甚至开始有人说他不详。

成安侯府的名声因此受到牵连,老成安侯也不被先帝所喜,虽未被贬官,却也渐渐失了实权。

“你祖父为了侯府名声,将你九叔关在家里不许他再出门。起初……起初你九叔很听话,真的很久都没有出去。”

成安侯想起这些往事,眼眶有些酸胀,停顿片刻稳住情绪后才道:“我曾问他生不生气,怨不怨你祖父,他说不怨。”

“他说像他这样的孩子,许多人家生下来就直接溺死了,能好好地把他养这么大,让他的生活与常人无异,他已经万分感激。若是因他而拖累家人,他宁可一辈子待在家里不出门。”

“可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双腿健全见识过外面大千世界的人,怎么可能真的耐得住寂寞在家里待一辈子呢”

有一年上元节,外面举办灯会热闹极了,喧闹声隔着院墙传进府邸,听得人心痒难耐。

徐澈到底没忍住,换了衣裳偷偷出了门。

他很注意,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半点皮肤没有露在外面。正巧街上有卖傩面的,不少人脸上都戴着面具,他也买了一个戴上,便更加不显眼了。

奈何街上人实在太多,他偷偷出去又没带小厮,玩得开心时一个不注意,在拥挤的人群中被撞掉了面具,露出了下面苍白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