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屯田(第2/4页)
一开始楼兰王是非常不想退位的,毕竟国力再弱他也是个王,但想到女汉使那几个响指的威力,还有大汉灭掉匈奴的实力……
那那那……那就退位呗。
实在不行我去大汉当质子,咱也体验体验长安的富贵繁华。
楼兰王:“您觉得我们谁适合当新王呢?”
闻棠看似随意,实则特意,伸手指了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就他吧。”
众人:……啊?
这么草率的吗?
有人私下问她为什么要选一个这样年轻的新王,万一日后城内发生政变,他看起来这么年轻,根本镇压不住啊!
“让你们不好好和堂邑父一起听村口八卦。”闻棠悄声道,“博望侯第一次来到楼兰时,那名叫做安比的贵族还是个十几岁的小孩子,那时的他就对汉文化很有兴趣,村外的人说他还因此被匈奴人给揍了一顿呢。”
这是汉使们出塞半年以来,第一次感受到村口八卦的威力。
可真厉害啊!
除此之外,闻棠选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人有一位年仅几岁的儿子,名为尉屠耆,尉屠耆可是通过了傅介子和霍光严选的下下任楼兰王,对汉嘎嘎衷心。
于是就这样,边缘小贵族安比天降王位,稀里糊涂坐上了的楼兰王的位置。
闻棠问道:“扞泥城中现在还有存活的匈奴人吗?”
老楼兰王哆哆嗦嗦地点了个头,然后说出几个名字,听完后,闻棠吩咐身后汉使道:“斩草除根。”
“喏”
博昌侯这边战绩:全胜且0伤亡。
这场兵变完成的很快,甚至两方结束时天色还未亮,月亮高悬在半空中,城外的楼兰人依旧处于梦乡之中,丝毫不知道今晚发生的事情。
闻棠带领大家回归大部队时,这里正在打扫战场,汉使们秉持着亲力亲为的原则,在楼兰奴仆面前冷静地处理尸体,冷静地回收兵器,还有人在幽幽地烛火下缝补那件刚刚被匕首划破的锦衣。
楼兰奴仆们:这……这些汉使们到底杀了多少人啊,才能练就成如此处变不惊的气场啊!
冷静中还带着点……高兴?
匈奴的刀剑锋利程度虽然比不上大汉,但磨一磨还能继续用,反正青铜箭矢和铁箭矢一样,甚至骨箭都能杀人。
闻棠见到这幅场面的第一反应是:草……草船借箭(西域夺命版)?
最重要的是,大汉有军功赏赐制度,士兵们“斩首虏一,赐钱两万”,而张骞砍死的那名匈奴都尉,能领到约20万钱。
见他们各忙各的,闻棠和张骞商量后,认为今晚大概率会有客人来访,让他在前厅等候,闻棠则随便找了个理由回到房间,转转盘领奖励!
别说是让楼兰王俯首了,他都哐哐给闻棠磕了不知道多少个响头,而且今晚的血腥恐怖场景直接让楼兰贵族们心里产生了巨大阴影,晚上做梦都会被大冰箱砸人的场景吓醒。
这样怎么不算让楼兰贵族们为我辗转反侧呢?
闻棠转来转去,她这次运气很好诶,先是转出了一箱十二听可乐,然后是一盒感冒药,不过还是有点可惜,要是把感冒药换成头孢就好了,这样不光能治病,还能杀人。
楼下,张骞带着几名士兵在前厅等在,几名郎卫将刚刚发生的事情告诉张骞,只是将眼睛闭上了几秒,期间听到了很大的,好像砸东西的声音,再睁眼时,匈奴人就全死了,而且那些楼兰人不知道为什么,好像特别害怕博昌侯。
有人笑道:“兴许是博昌侯召唤出陨星,把那些匈奴人都砸死了呢。”
众人闻言,哈哈直笑,虽然知道这只是他开得一个玩笑,但博昌侯手段神奇,谁知道这是不是真的呢?
等了大概半个时辰,直到东方露出鱼肚白,第一抹阳光照耀在大地上时,新的楼兰王安比敲响了使团住处的门。
安比进屋后,看到坐在前厅的张骞,二话不说直接就跪,哭得声泪俱下,那叫一个惨啊!
因为附近小宛、且末、扞弥这几个国家全都说着相同的语言,所以张骞也会一点楼兰语,他能听懂安比说的话,大概意思就是自己在楼兰势单力薄,前楼兰王势力还很大,害怕汉使走后,前楼兰王一脉立即改变主意,杀掉自己。
“我们国家有一座名为伊循城的城池,那里土地肥美,水源丰富,您可以留下几名汉使在那里种田畜牧,彰显汉之威德。”
张骞: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要求!
屯田?这倒是个好主意,虽然匈奴已灭,但在西域留下些汉人屯田积谷,预防意外,总归是妥善的。
我们大汉一向心善,既然是楼兰主动要求的,那我们就成全你。
张骞安抚好安比后,提笔给刘彻写了一封信,说明这件事,并派遣一名郎卫立刻快马加鞭将其送到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