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3/5页)

“半年。”刚工作那会儿,他工作繁忙,自然而然就分手了。

“好奇是什么样的人?”

许城说:“没有评价前女友的习惯。”

蒋青岚一愣,随即笑了:“挺好的。”

走到画家扬·斯蒂恩的一幅家庭画面前,蒋青岚忽问:“你理想中的婚姻是什么样?”

许城好笑:“要讨论这么严肃的问题吗?”

蒋青岚说:“我觉得没有理想的婚姻,未来甚至会不复存在。我们这批夹在过渡阶段的一代人,就很为难了。”

许城理解她的意思,但没接话。听她继续:“想完全不要婚姻呢,很难摆脱旧思想老一辈的规训;完全接受呢,自由的自己又不肯屈服。我看,最好就是双方都有这种想法的人,搭伙过日子,对父母和社会交差;婚内,各自自由生活。因为各方面都契合的婚姻,可遇不可求。能碰上,当然最好;不能的话,我的折中方案也不赖。”

许城并不在意这是她的试探,还是纯观点,只无所谓地一笑,便过了。

*

待姜皙把易柏宇家打扫干净,天开始暗沉。姜皙要去学校接姜添,顺便带他去坐船。

易柏宇听说了,说开车送她去。

姜皙纳闷:“你还感冒着呢,不要吧。”

易柏宇笑说:“我也想出去透透气。”

姜皙就随他了。

“添添最喜欢坐船了。”她说。

*

从美术馆出来,下午五点多。是冬季,天色已经暗了。

蒋青岚没开车,许城送她回去。过江时,蒋青岚说街上人少,不如去乘渡轮,看看江边夜景。她好久没坐轮渡了。

誉城被江水分成北城南城东城,靠数条长江大桥和地铁链接,但老式的渡船码头仍在,大大小小的轮船也每日在江两岸摆渡。

最近天冷,不是旅游季,乘船的车辆并不多。许城按着指引,将车停在轮船中间位置,熄火下了车。

有零散的步行的本地人上船,是生活在江两岸的卖货郎,有兜售小物件的,也有去对岸小商品集散地的。

天还没完全黑下去,船灯没开,暮色笼罩在每个人疲惫的脸上。

许城走去无人的船栏边,点了根烟。

蒋青岚从口袋里捞出一盒女士香烟,冲他摇了摇,她掏出一根含在嘴上:“借个火呗。”

许城将打火机递给她。

侧身时,他无意望了眼岸边,就见姜皙上了船。她仍穿着上次在地下通道的那件很大很长的黑色羽绒服,一张脸在暮色中显得有些苍白。

她一手杵着拐杖,一手牵着比她高大半个头的姜添。

她背了个不小的旅行包,走路不太方便,还要照顾歪着头、瑟缩着的弟弟,并没第一时间注意到许城,朝他这边走来了。

两人虽与常人有异,但从头发、衣服到背包,一切都收拾得干净整洁。姜皙斜挎包上印着的美乐蒂兔子可爱又俏皮,脸蛋雪白。

姜添也清秀洁净得很,头发清爽蓬松,胸前口袋里塞着叠得干干净净的小手帕,书包上印着他最爱的机器猫。是个帅气的小伙子了。

蒋青岚在风中点燃烟,笑说:“这风太讨厌了。”

她将打火机还给许城。

姜皙姜添与许城擦肩而过,涌动的北风吹撩起姜皙的长发,发丝高高飞扬,从他脸上掠了过去,很淡的玫瑰香味。

他将打火机揣进兜,手背被风吹得冰冷,手指却被火机烫了一下。

他略略往另一侧看了眼,姜添停在离他不到一米的地方——那里刚好插着船上的红旗,他仰头盯着红旗看。

姜皙轻轻拉他,声音很低,有一丝很淡的沙哑:“添添,我们再往前面走一点,好不好?”

许城就知道,她刚才看见他了。

但姜添不走,杵在那儿看红旗。

“添添……”她忍着咳,又很低地唤了声。可姜添一定要站在红旗下。

姜皙没办法,只好扶着拐杖站在他旁边,和许城隔着半米的距离。

许城下意识就掐灭了手里的烟。

他和她站在那里,有那么一会儿,两人一动没动。

背后,船上人影走过,车影晃动。

船外,江水滔滔,两岸的高楼矮屋亮起了灯,山上来往的红色白色的车灯像流淌的河。

“嘟——”船笛鸣响,船启动,离了岸。

姜添并没被吓到,许城推测,他应该习惯了坐船。

许城望着前路滚动的江水,余光都在看姜皙。她似乎很冷,低着头,脖子缩在衣服里。

蒋青岚说:“你晚饭没安排吧?等下我请你吃火锅?”

许城脑子很乱,说:“有点事处理。”

“案子不都完了吗?”

“别的事。”

“行吧。我看你上次对西餐不是很感兴趣,还想说请你吃顿中餐呢。”蒋青岚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