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四目相对(第2/3页)
就算萧寻回来了,她能看见吗,这么多人,萧寻也看不见她。
汤圆也被挤得不轻,他紧紧抱着林秋然,说道:“娘,我听见马蹄声越来越大了。本来还挺冷的,现在倒是挺暖和。”
这么多人,晚上都在外面,大约也不冷。
林秋然看汤圆皱着眉,不禁想,不然先走吧,人多容易发生踩踏事故,她自己也就罢了,可汤圆还在。
就在她打退堂鼓想要回去的时候,林秋然瞥见从城门处走进来几个身披盔甲的将士。
盔甲泛着银光,他们没有戴头盔,回来一路上风餐露宿,走在最前头的那个看起来年岁不小,脸上满是寒气,头发梳成一个髻,乱糟糟的,脸上还有道疤。林秋然不敢多看,她往后看,瞧见了熟悉的面容。
是萧寻,他还活着。
林秋然嘴张了张,却没说出话来,汤圆把耳朵凑近些,“娘,你刚说什么我没听见!”
柔软的声音把林秋然一下子拉回了现实。
林秋然看着怀里的汤圆,她鼻尖有些酸,吸吸气指给汤圆看,她小声说道:“你看第二排的那个……那个高高的,他就是你爹。”
萧寻还活着,林秋然眨了眨眼睛,不知孙氏瞧见了吗。可她这会儿回头,已经看不见孙氏人了。
前面的人声音很大,尤其将士们走过时,欢呼雀跃声不绝于耳。
林秋然没想过萧寻能在这么多人中看见自己,她过来看,为了迎保家卫国的恩人,如今能看见萧寻活着就很好了。可就是神乎其神地,萧寻朝着这边看了过来。
周围人顿时欢呼一片,林秋然却愣怔在原地。
隔着人群,萧寻被寒风压低了眉眼,他转头朝这边看来,林秋然还看见他眼中闪过了一丝不可置信。
林秋然也不确定萧寻看得是她,她朝着萧寻挥挥手,随着大军往南走,萧寻的目光却一直落在这边,汤圆也挥了挥自己小手,但是没喊出爹来,他有点张不开嘴。
而且,那么远,他就算喊了也听不见呀!
林秋然想追着大军的脚步,可人实在是太多了,前头的人骑马,走得快百姓还能待得住。可后面的军队就是走回来的,一排好几人,左右百姓就隔着禁卫军竖起的人墙,把手里的东西硬往他们怀里塞。也有见到亲人的,在人群中爆发哭声。
后头的人林秋然在后头根本看不见,这儿又太挤,她回头看了一眼身后,打算回去。
后来的人也不少,但不比前面多,一个个张着脖子看,还有人指责前头把孩子扛肩上的。
林秋然瞧着就两三排,挤也能挤出去。
见林秋然想走,汤圆赶紧道:“娘,咱们不等爹了吗,咱们刚搬的家,爹肯定不记得回家的路。”
汤圆着急道:“咱们等等,汤圆不嫌冷。”
林秋然眼尾泛淡淡的红色,她点点汤圆的鼻子,“这事儿用不着你操心。”
林夏会在这儿守着,萧寻能回家,不会像前两次一样,找不到回家的路。
汤圆嗷了一声,又把自己和林秋然贴近了点,“娘,我只是担心爹,我还是更喜欢娘的。”
林秋然笑了笑,抱这汤圆出去,让林夏在这边守着。
林秋然出了人群就把汤圆放下来了,汤圆没乱走,不过在原地跳起来看,只可惜个子太低,什么都看不到。
等了一会儿,孙氏也从人群中挤出来了,这回她脸上全是高兴,萧寻没回来的时候孙氏总是忍不住抱怨,觉得他这个当夫君的当爹的不称职,还没徐公子有用呢。家里最需要萧寻的时候,都不在,一走就是一年多,不声不响,总共寄回来一封信,走的时候还瞒着。
以前一想起这些来孙氏就一肚子气,可看着萧寻终于回来了,孙氏心里就只剩下高兴了。
怪罪没有了,她只觉得这些将士辛苦,什么都没有活着强。战场上刀剑无眼,能好好活着回来就不错了,咋还能要求那么多。
再说,出去又不是潇洒去,没他们也没现在安稳日子。
林秋然和孙氏道:“娘,我让林夏的这边等着,我们先回去吧。”
孙氏点点头,“我看见萧寻往这边看了,肯定会回这儿的,咱们回家,回家!”
这冷的天,在这儿等着就是活受罪,回家等着吧。
再说就算孙氏自己能等着,那还有林秋然和汤圆呢,他们娘俩受罪作甚,也不知道萧寻啥时候回来,先回家再说呗。
巷子里很安静,都跑出去看大军回京了。马车车轱辘转动的声音在街上显得分外明显,孙氏一边晃一边感叹,“这都过去多久了,可算回来了。”
林秋然轻轻点了下头,“能平安回来就好。”
多少人命都没有了。
孙氏也点点头,看向林秋然的目光带着两分歉意,“秋然,这一年多来,萧寻在外,家里都是你在忙活操持,汤圆也是你一手带大的。就连我和你爹,也都是你孝敬惦记。等萧寻回来,我一定好好和他说这些,这些年,他亏欠你们母子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