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秦少英留下来的探子告诉卿云,他身边的暗桩锐减了一大半,若是周国行事方便,他会来告诉卿云,那探子忽然现身,态度恭敬,说了那通话,卿云瞥了那人,也没给好脸色,“滚。”

那探子倒也算老实,回了声“是”,立即便退了出去。

卿云面前一大堆档案,是各部六品及以下的人员,还有个特别的申屠牙。

申屠牙外放到雍州去了,任的是司户参军事,的确奇怪,以申屠牙的出身,外放至少也该是五品以上,这个官职唯一可说的便是负责雍州财政了,只雍州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地,卿云心下有些糊涂,最好是能请教颜归璞,只可惜请教了颜归璞便等同于告诉了皇帝。

身边的探子还是秦少英的人,卿云干脆便先将此人搁置不管,只专心去找寻六部之中有无可用人才栽培。

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卿云怔了一瞬,将那人的档案拿起。

程谦抑。

卿云记得此人,当年皇帝特开恩科,为了招揽用兵的人才,程谦抑便是其中一位举子,他当时看了他的文章,便觉得此人应当能高中,只后来他竟落了榜,将卿云气得将当时写下名字的纸条都给撕碎了。

他不是落榜了吗?怎么又会出现在六部?

卿云连忙翻开他的档案细细查看,原来此人落榜之后,去了兖州为刺史幕僚,之后便由兖州刺史推荐进入吏部,成了吏部的考功主事,说不定那会卿云去吏部时,程谦抑就在其中。

卿云叫来内侍,“你去,叫吏部的程谦抑过来,我要见他。”

不多时,内侍领来了个容长脸淡胡须小眼睛的男子。

“下官程谦抑拜见公公。”

卿云打量了他。

现下官场中其中有一项便是品貌,品貌不佳者,即便有才,也难以晋升,程谦抑的相貌便属于在吏部能做主事已经算不错的了。

“程谦抑,我看过你当年科举的文章,”卿云道,“你的文章当中对用兵之道颇有见解,怎会落榜?”

程谦抑仍是那副极为恭谨的模样,“下官不知。”

卿云笑了,“你倒不先谦虚两句?似是对不起你这大名啊?”

程谦抑道:“公公既夸了下官的文章,下官便不假作谦逊了。”

有意思。此人面上恭敬,内里倒还是个傲气十足的人。

卿云喜欢有傲气的人,卿云下榻,绕着程谦抑走了一圈,“你武艺如何?”

“下官乃是一介书生。”

“既是书生,何谈用兵?”

“孔明亦是书生。”

卿云大笑了一声,“好胆,你竟敢自比孔明,很好,我倒要看看你有没有真才实学。”

“此次边境之战,想必你已有所耳闻,以你的本事,可否预测多久能结束?”

“至少半年以上。”

“半年以上?!”卿云大为吃惊,“为何?”

“今岁大旱,边境外邦一向以草场为生,旱灾来袭,必定损失惨重,且影响深远,至少要到明年才能缓和,先前他们不成气候,是因几个部落之间无法联合,时常互有倾轧,如今共遭劫难,反而能促使他们团结一致,这回能集结近千人便可见一斑。”

“我朝虽也受灾,但朝廷储备完全,尚能应付,那些外邦却是储备稀少,这般下去,只能等着饿死,既然不打不抢也是死,奋力一搏尚能有一线生机,于他们,此战关乎存亡,绝无退路,只有死战。”

“秦将军首次挂帅,自然想锐意出击,速战速决,否则拖到天气冷了,更对我军不利,而对方最不惧的便是速打,只要留下残余势力,必定集结再度攻打,局势便会缠绵拖沓,让我军无法轻易抽身。”

“拖到冬日之后,我军适应不了那严寒气候,便只能先行休养生息,被动防守,恐怕要一直等到来年夏日,秦将军若能抓住机会,大胜压制,兴许能结束战争,否则便难以收场了,毕竟我朝粮草供给也有限,各地今岁旱灾,明年会需要更多赈灾的粮食。”

卿云听罢,不由阵阵心惊,“那按你的意思,这仗根本不该打了?”

“非也,只不过该以防守为主,那些人的目的不过是抢粮抢钱,只要咱们坚守阵地,做好防御,高筑城墙,令他们次次无功而返,他们自然消耗不起,便退去了。”

卿云道:“如此一来,只守不攻,我朝威严何在?”

程谦抑拱手道:“臣失言,还请公公恕罪。”

卿云再次打量程谦抑,有才的人,难得,有才还不自傲的人,更难得,有才不自傲甚至能屈能伸的人,那简直了不得。

“程谦抑,”卿云当机立断道,“我保举你去兵部,你意下如何?”

程谦抑猛地抬起脸,小眼中迸发出不可置信的激动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