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定下了主将,剩下的那些事也足够皇帝烦的,粮草军需自不必提,还有,皇帝并不放心秦少英就这么出征。
“阿含心思重,”皇帝眉头紧皱,他这些时日一贯都皱着眉,“恐怕他心里还是怨恨朕未曾答应元峰离世前最后的请求。”
卿云心说皇帝既然知道,那为何当初不答应呢?
皇帝看出了卿云面上的疑问,捏了捏他的脸,“他都快死了,朕何苦骗他。”
卿云趴在皇帝肩头,“所以皇上对少将军……不,现在是大将军了,也并非完全信任。”
皇帝道:“这世上没有朕完全信任的人。”
卿云抬头,剔透的大眼睛看向皇帝,他没说什么,只垂了下眼睫,“皇上也是没法子。”
皇帝微微笑了笑,搂了卿云,道:“你已算是朕很信任的人了。”
如果不是秦少英将他身边的钉子一一告知,卿云兴许真的要信了。
皇帝不仅派人盯着他,还时不时地会换人,不让同一批人长久地盯他。
卿云想他防的大概不是秦少英,而是李照。
“好了,你先下去吧。”
卿云会意退下,皇帝如今依旧是避讳让他见李照,他没有退得太远,只是在后头屏风之内。
“太子觐见——”
卿云拨香炉的手微微一顿。
自上回苏兰贞受伤一事之后,卿云又有好一段时间没见到李照了,算算日子,也得四个多月了,如今他也不知对李照是什么感觉,若说恨,好似也没那么恨了,若说别的,不可能的事,不如不想,李照和苏兰贞一样,都是他不该碰的。
“儿臣参见父皇。”
“起来吧。”
皇帝同李照说话的语气,卿云觉着没有从前那般亲切温和了。
皇帝的心思,卿云明白,在皇帝正值壮年,一切都牢牢把控在手中时,对待自己的儿子,也如对待这世上任何的人与事一般,只管按照自己的心意去雕琢,而李照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按照皇帝预想的那般成了完美的太子。
只是随着太子的长成,皇帝便愈加能够从他身上窥见自己的年华已逝,尽管皇帝一向觉着自己正值壮年,但看到青年之姿的太子,也不免心中生出微妙的妒意,更何况太子还和他如此相似。
如果正值二十来岁的那个人是他,该有多好?
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儿子变得有些失去控制了?
似乎是有一年皇后忌辰快到之际,这个儿子大费周章地救了个小内侍,那之后,便三番五次地顶撞他,到如今,将东宫里他的人全部排除在外。
皇帝人微微往后靠了,俯视着他这长成的儿子,“边境出了些小乱子,朕打算让阿含那小子去历练历练。”
“阿含有才,必定不会叫父皇您失望。”
“阿含有才,那你呢?”
卿云静静听着,不由将脸偏了偏,他从皇帝微淡的语气中察觉到了什么。
“父皇的意思是……”
李照似也察觉到了。
“朕欲命你监军,”皇帝声音威严,“你意下如何?”
空旷的殿内回荡着皇帝的询问,李照立在殿下,需仰头才能看到他的父亲,他离得足够远,所以看不清皇帝的面容,宫廷之中便是如此,亲父子有时也离得很远很远。
“儿臣领命。”李照颔首低头,拱起双手。
李照心下明白皇帝对秦少英并不全然信任放心,所以要派出他这个儿子,同时也因边境三城的郡守都是他的人,只有他去,才能全力支持秦少英。
皇帝同样也不信任他这个亲儿子,他让他去监军,是不得已的,是让他和秦少英能够互相制约。
李照已将这个父亲看得很清楚,越清楚便越觉得可悲。
先皇后在世时,时时教他仁厚,可皇帝却觉着先皇后之所以这般教导他,是盼着他将来掌权后会对世家宽仁,扶持杨家,为打消皇帝的猜忌,他对杨家,乃至有着几分师徒之情的杨新荣都不大亲近。
如今,李照已都想明白了,他想做什么便去做,不必去想是受谁的影响,也不必去想非要令谁满意,他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令他想明白的却是个小内侍,他宁死也不愿活成皇帝这般。
李照道:“儿臣有个不情之请。”
皇帝手搭在扶手上,淡淡道:“若是不情之请,便不要提了。”
“父皇,儿臣离京,心中放不下的除了您,便是卿云。”
卿云猛地扭头。
香炉中香片被他一个用力拨翻,烟气袅袅,香气大盛。
殿内一时寂静。
皇帝静静地看着自己的儿子。
他已许久未曾提起此事,此时骤然发难,皇帝却未曾像先前那般用赐婚搪塞,因他这个儿子羽翼已丰,原是他一手栽培的继承人,终究也会走到那一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