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2/3页)
“你弟弟……”
卿云的嗓子因嘶吼而变得沙哑至极,如同喉咙里含了一大把沙子,“……是死了吗?”
卿云眼中眸光闪动,迎上长龄的泪眼,竟微微弯了起来,“啊?说啊,你是不是死了弟弟,这才到处认……”
长龄松手把人扔在了地上。
卿云摔倒在地,身上伤口顿时裂开,他闷哼一声,随即却笑了起来,“哈哈哈,我真当你是活菩萨呢,原你也会恼啊!”
“我不仅会恼,还会动手,你身子还未恢复,这里也无人为你做主,我便是将你打一顿,你又有什么法子?哭闹咒骂?对着一棵树撒气?”
卿云伏趴着,双手一点点撑起身子回看长龄,长龄面上泪痕未干,神情说是生气,不若说是心疼。
“你打啊,”卿云仰着脸道,“你来打试试。”
他眼中光芒闪动,令长龄简直想到了恶鬼野兽一流。
便是落到如此境地,谁若是敢上去欺辱他,他也一定会从你身上咬下一块鲜血淋漓的肉来。
长龄眼中默默流着泪,“从前我方来宫里时,同期共有八个太监,我们一块儿伺候太子,谁知其中竟混入了两个刺客,先前我说我在围场从虎口救下太子,那是骗你的,是太子身边贴身伺候的奴才刺杀太子,是我护着太子,也废了我这条腿,可是……可是……”
长龄记得,那是永平七年,他方才十五,他生得比别的太监都高大强健些,太子一向将他当作护卫看待,又因他寡言持重,太子很是信任他。
那日,没有心情打猎的太子只带了几个素日贴身伺候的小太监在围场湖边闲逛。
哪知,异变突生。
两个小太监竟从胸口衣裳里掏出箭矢刺杀太子。
另两个小太监吓得只知道大叫,只长龄一人上前拼死搏斗,事后,太子身边八个贴身太监,除了长龄之外,一律被杖杀。
长龄双腿软倒在地跪下,“他们求我,他们让我去求情,他们是无辜的,他们不是刺客,我想去求情,可是我不敢……”长龄眼泪簌簌落在地上,“我不敢……”
他家中还有老母幼弟,他不能丢了东宫的差事。
此番立了大功,皇帝多加赏赐,长龄明白,若他求情,难保不会惹上嫌疑,当时宫中风声鹤唳,皇帝动了真怒,天子一怒,伏尸百万,何况不过是些太监,前朝本就是内宦之乱,皇帝自然宁可错杀也不放过,东宫的太监死得又何止那七个?!
他救不了,他一个都救不了。
年少入宫,他们全都是可怜人,互相在宫中鼓励取暖,做到奴才中拔尖的,才到了太子身边伺候。
谁能想到会是那般下场?!
长龄也不知该恨谁,是恨那两个行刺的太监,还是恨……不,他不能恨,若恨,便活不下去了。
“卿云,”长龄凄声道,“在宫中,咱们也都不过苟活罢了,你长居玉荷宫,总该明白,即便是苟活,也得活下去!”
他声声泣血,卿云定定地回望了他一会儿,慢慢垂下脸。
原来如此。
原来李照当年是被身边的贴身太监行刺,原来早已有了先例,怪不得他的计谋会失败。
事经贴身太监刺杀,李照宫里便不可能再会有钉子,安庆春是当时过了筛子的,要栽赃他,难如登天。
原来如此,是他疏忽了,他被长龄骗了。
若他一早知道当年事,定会想出更好更完善的法子。
卿云慢慢重又抬起脸,望着天上银月,他面上神色不停变幻,最后也只是痴痴地笑了笑。
眼泪从眼角滑过,卿云摇摇晃晃,踉跄着站起身,灰色僧衣罩在他单薄的身子上,显得空空荡荡。
“那些太监死了便是死了,我不是他们,你救了我,也不代表你救了他们,你救不了他们,也救不了我,你说得没错,是太子他不愿杀我罢了。”
卿云神色清冷地回眸望向跪在地上的长龄,“你休想通过我去补偿自己。”
长龄面上神情被冻住。
卿云慢慢走到长龄跟前。
长龄想他今年也是十五,和他当年一样。
卿云俯下身,望着长龄朦胧的泪眼,“要想当菩萨,就得替人受过,你如今的下场都是你自己选的,你自己不放过自己,便活该受着。”
僧衣擦过肩膀,长龄浑身几快脱力,两面肩膀都塌了下去,他怔怔地望着地面。
是他自己不放过自己吗?
这么多年来,他即便成了东宫位置最高的太监,他也从来不使唤那些小太监,凡事亲力亲为,还只当自己是个普通太监,仿佛如此,便能忘记他同伴身上流的那些血,忘记他如今的位置下头埋着的那些尸骨。
可他从未忘记,当他看到受了五杖,昏死过去的卿云时便知他从未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