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古玩商(第2/6页)
应了“人作孽,不可为”的古话,本来政府已经敲定拆建翻修古镇,做文化旅游,但梦饱了的镇民得知消息之后,个个狮子大开口起来,几年下来,竟然没有两家谈妥拆迁。
一怒之下,政府将遗址博物馆迁到了临镇,理由则是发掘现场的遗址身处长江河道,不便就地保存,江口转眼又变回了被遗忘的旧街。如今,整个成都旅游经济完全绕它而过,镇民后悔之余,发现手上的房子竟一钱不值,古镇很快就更破败了。
这已经是多年前的事情,如今这古镇小街沿河已经无人居住,只剩失修的泥墙木屋。但河岸之下还围着几公里长的河滩,正是张献忠沉银遗址的考古挖掘保护区。镇上制服井然的特勤便是为看守考古现场,防止沉于河床沙下的宝藏再被盗掘。
老街没了人住,平时自然也就不太会有访客。前些年,往彭祖山的地方悄悄住下了些成都的古董商,说是彭祖山山灵气清,这些人在“2014.5.1”特大盗掘倒卖文物案的时候却是抓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没有实锤,基本也都搬了出去,只剩下有数的几个被文物部门高度监控着。
这南方口音的俏丽女子虽然年轻,也不像常见的文物贩子,但这些年随着盗墓影视和文物收藏热度的回升,古玩这行也越来越年轻了。“麻烦出示一下证件。”特勤老李伸手拦住她。
话音一出,这姑娘稍稍一愣,调皮地吐了下舌头,一边从提包内里的口袋掏钱夹,一边说:“我是来看亲戚的,干吗还要看证件?”
老李接过她递来的身份证一看,姑娘名叫“云杉”,身份证倒是四川的证,但证号却是“35”开头,说明出生地在福建。虽然如今走私文物的全国都有,但福建一脉接着几百年走私史不断,依然人才辈出。
“您福建的,在这儿的亲戚,是本地人?”老李问,“住上江口啊?”一边问,他一边虚指一下彭祖山。
这位叫云杉的赶忙应声答道:“是是,上江口。”她也指着山上,又解释道,“我老公这边的亲戚。”
上江口、下江口是江口镇沿江上下之分,府河南河相会之处为下江口,府河往上则为上江口。这叫法是本地乡名,不入籍册,而彭祖山本地人则称为仙女山。云杉指仙女山又称上江口,这分明就是胡说了。老李暗点腰间的通信器,呼叫支援,打算将此人带去派出所详细盘查。她就算不是倒卖文物的,也怕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这姑娘看起来虽然柔弱,但老李却不敢掉以轻心,因为她身材长相足有九分往上,如今这样的人,很有可能改造过基因构架。老李这样的穷特勤,虽然看起来五大三粗,但真要面对新人类,实打实不是对手——在格斗培训的时候有交过手,不用说力量,只谈肌肉协调能力和神经反应速度,他就根本连边都摸不到。
这姑娘单薄的衣服下看不出什么肌肉来,不像是练过的样子。但老李不太懂生物科技,新人类的身体能力对他来说如同魔法一般,自己高出对方一个头,却不敢开口叫她跟自己回去调查,只能翻来覆去看着手上的身份证,一边盘算怎么拖上两分钟,等来了支援一起应付这云杉。证件上,这姑娘刚刚二十三岁。
这时候,耳机里突然传来分队长熟悉的声音:“老李,你是不是拦了一个叫云杉的女的?放她过去。”
老李略微一愣。他也是跟过几个大案的人,知道这话里的意思。老李把身份证还给云杉,又打量了她两眼,带着半真半假的语气说道:“以后开车到这种乡下地方,少看导航,你看这路堵得……”
云杉赶忙点头,收回证件,提好提包,迎着雾气朝山上走去。老李见她走远,这才狠狠踢了一脚路边的石头泄愤。
自己果然是被排除到了队伍的外围,连有行动都没人通知自己一声,参与行动更他娘的无从谈起。
岷江在江口镇的河道这段,宽约一里。江口对岸彭山县城再往内约有四百米,是彭山电视台的楼,几十年前为了信号广播的缘故,修得较高,在江边一眼可见。从电视台塔楼窗口到小车所停的土坡,直线共有一千三百多米,在这样的距离下,即便是大口径狙击步枪也很难保证有效杀伤。
临江的窗口本是县电视台的演播大厅,里面的设备早被堆到一旁靠墙,空出一个百来平方的空间。房间中央是一个大沙盘台,沙盘上正是小镇江口的塑形,山形赤黄,林木青绿,河床阶梯、车道土坡甚至木房砖楼都分色清晰,尺寸精确。
这沙盘不是高精度的成型模型,而是由磁粉塑形、电压显色而成。只需借助沙盘台超导磁场磁雕便可任意改变形状,辅助电信号改变不同物体的显隐色彩,灵活度远胜成型沙盘,推演时的便利程度又胜过全息投影。只这一台沙盘,价值就过三百万。若老李看到这东西,就知道自己怪错了人——文物局的那点经费,是绝对用不起这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