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古玩商

四川的早春惯常是细雨绵绵,这才三月出头,盆地里已满是温润的气息。树上嫩叶薄黄,浸在清晨乳白的雾色中。

从成都往南不到五十公里,就到了一个叫江口的小镇。这镇小得很,只有一条两三公里长的街,街镇也是一路破败,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就再没修葺过。满街都是近百年前建的木梁泥墙房子,因为年久失修的缘故,大约有一半都已经柱斜梁倾。

清晨八点出头,蜀地还尽是晨雾,公路上的车辆只得纷纷满打雾灯,小心翼翼地迟缓前行,远远看去,映成一串延绵的昏黄。江口镇两车道的狭窄路面上也堆了不少车辆,路面失修残破加上浓雾的缘故,一步一顿,一不小心就连片鸣笛响,司机的咒骂声不绝于耳。

这些车辆多是过路的,又以超载大车为主,都是为逃避干道的收费点才选了江口镇这么一条崎岖的村道。遇上浓雾湿滑的天气,大车都自带事故高发的危险属性,为数不多的小车被夹在当间,各自心惊。江口镇上巡逻的特勤也临时承担起交通疏导的责任来,大声在路边吆喝着,指挥车左右腾挪,免得出什么意外。

这时,前方拐弯处传来激烈的争吵声,当街的特勤老李听着心中就是一紧:想必是有车剐蹭上了。这两车道的路再堵上一条,交通可就堵死了。老李赶紧上前询问是怎么回事儿。

只见一辆黑色小轿车停在路中,试图插入对向车流的缝隙,像是想从内侧的路边找地方开进去。对面的重型卡车本来就一步一挪,卡车司机正是火大的时候,马上就把喇叭按得山响。小车并没理会他,司机自然也不敢真撞上去,就摇下车窗,操着四川话粗野地怒骂:“瓜娃子女司机,挤铲铲挤,不怕撞死你娃!”

被骂的女司机倒是没有回嘴,只是继续往里面挪动,卡车的喇叭就按得更响了。老李让卡车收声,上前问了两句,才知道女司机是要在镇上停留。这老旧村道临街都是老木房,哪有临时停车的位置?老李赶忙指挥小轿车向前,在一个土坡停下,这才使交通得以恢复。

车在坡上停稳,女司机刚刚推开车门,脚还没着地,就向老李连声道谢:“实在是不好意思啦,没想到今天会这么堵呢。”声音略带一丝吴越口音,老李虽过了那个岁数,还是绵软得让他一颤。车上下来的姑娘在二十五岁上下,一袭修身黑短裙,衬得一米七的身高格外挺拔,初春寒意也没妨碍她衣衫单薄,现出玲珑的曲线来。

老李上下打量了她一眼,不由得起了疑心。这姑娘显然不是本地人,这美目婉转的模样加上明显贵得咬人的衣着,正常情况下,怎么会来这么个破败荒芜、连像样的路都没有的小镇?

怕是跟老李这群特勤长期驻守小镇的事情撇不开关系吧?

要说江口这个地方,虽然小,历史却很久远。此处地属四川眉山市彭山县。彭山,据传是彭祖的封地,据先秦起大量典籍所载,彭祖,姓篯名铿,帝颛顼之玄孙陆终之第三子,寿八百岁。既然彭祖长寿八百岁,自然也就被冠为中国五千年福寿之尊。

虽然彭祖之说不可当信史来看,但小镇江口却另有乾坤。长江岷江段的两大支流府河与南河在这里相会——小镇也因此得名。而在交汇之处的河堤岸上,有一整片悬棺。悬棺崖墓开凿于东汉,共有墓室七十九处,开凿之法不明。早在新中国成立前,江口崖墓就被中外考古学家大书特书。1972年的时候更是在这里发现了汉代五铢摇钱树。这五铢摇钱树,被定为我国文物等级最高的一级甲等,象征着汉代工艺的巅峰,也被写进中国义务教育的历史课本里。按照常理,这古镇早该游客接踵摩肩,但可能是地方政府运作能力太差,附近的黄龙古镇老早就成了闻名的4A级景区,而江口却不为人知。

到了二十一世纪初年,已经错过第一次旅游开发机遇的小镇又另起风波。2016年,国家文物局破获“2014.5.1”特大盗掘倒卖文物案,涉案价值超过三亿的近百件文物,全部来自江口镇江面下。而这在古董贩子口中,还只是他们在江口镇所得之物的冰山一角。

这些文物与江口悬棺崖墓没有丝毫关系,却是明末流寇张献忠最后的遗产。传说张献忠兵败之时,搜刮的金银财宝无法运出川去,运宝船队不得不将财宝沉入江底,以图后事。为求有朝一日东山再起能有迹可循,张献忠在沉银处留下石龙石虎,以此标记财宝所在。从此,川中留下“石龙对石虎,黄金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的民谣。

文物盗掘案破获之后,江口小镇上那些蒙在鼓里的镇民才把这民谣跟见熟的石龙石虎重新联系起来。镇上一时喧嚣,不少人这才恍然大悟,为何挖沙船常年停在江中,却甚少见贩沙。一时间,镇上居民都等着旅游建设拆迁,做饱了一夜暴富、日日麻将、不事生产的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