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2/3页)

桑青筠立刻起身屈膝,低下头:“嫔妾怎能让太妃向嫔妾赔不是,这是折煞嫔妾了。”

“赵常在不论做了什么都该由她一力承受,又怎能让您代她受过?此等僭越之事,嫔妾万万不敢。”

赵太妃叹了口气:“快起来坐下。哀家就是怕你心中介怀才特意选在你养好身子的时候请你过来,你这孩子,怎么还如此见外?”

“当初你做女官的时候,待哀家倒比现在亲近些。是因为瑜烟那孩子的缘故,还是因为琦玉?你们立场不同,彼此又生了嫌隙,你心中防备也是有的。”

“但哀家今日也说句真心话,你得宠,哀家心中是欢喜的。”

桑青筠垂下的睫毛颤了颤,仍然不敢相信太妃的话到底有几分是真的。

她始终认为,人不会无缘无故的对另一个人示好,大多都有其背后的含义。

平民之间尚且如此,后宫里的人就更是了。

何况她是赵常在的姑母,也是元贵妃尊敬的长辈,自己又算什么?

桑青筠抿唇不语,赵太妃才又道:“于私,哀家是赵常在的姑母,也是看着陛下和贵妃长大的,自然希望她们能够事事顺遂。可于公,哀家却很清楚,瑜烟浅薄,琦玉心思简单,都不是上好的人选。”

“你稳重、聪慧,更难得的是皇帝喜欢你,愿意留你在身边,这就很难得。”

“哀家是一手把皇帝带大的,知道他是什么样淡薄的性子。这么多年,身边一直连个贴心的人都没有,投到国事里一进就是一整天。可皇帝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有三灾六病,若没个歇息的时候,没个能帮他纾解,那人就会像一根紧绷的弦,说不得什么时候就会断。”

“哀家看得出他很满意你,待你的种种用心,连贵妃都不曾有过。哀家也很愿意你将来能走到更高的位置上去,不仅能长久的陪着他,也能帮着他料理后宫,让他能够免些烦忧。”

“但作为过来人,哀家想劝诫你,有些时候并非睚眦必报就是好的。”赵太妃的眼中透出追忆之色,“很多时候,敌人会变成朋友,朋友也会变成敌人,永恒不变的唯有立场。”

“只要不是生死之仇,偶尔留一线,或许将来能帮到你。”

桑青筠缓缓抬眼:“娘娘指的是赵常在吗?”

赵太妃点点头,复又摇头:“是,也不是。”

“哀家自然有私心,不希望你和瑜烟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但此言也的确是出自真心。”

“宫中生存不易,皇帝宠爱你固然是好,可最要紧的是生个孩子。”说到这里,赵太妃从自己头上取出一只纯金打造的凤尾逐珠钗,放进匣子里搁在了桑青筠身边,“越是虎狼环伺,越是别让自己势单力薄。”

“中秋宴快到了,该团团圆圆,和和气气的。”

-

从慈安宫出来后,桑青筠的心里一直闷闷的。

赵太妃仍如记忆中的那般慈祥,也并未给她一丝一毫的脸色看,可正因这样,她的心才格外沉重。

她对自己,欣赏有之,劝诫有之,提点有之,可言外之意,还是为赵常在说话。

赵太妃不希望自己和赵常在从此仇恨下去。

虽说桑青筠不明白她为何有这般打算,但就她自己而言,她并不会仅仅因为赵太妃的几句话就对赵常在亲近。

虽然赵常在并非心机深重之人,也尚有自己的良知,但在后宫里,信任不该信任的人是要命的。

将来只要赵常在不再招惹她,她不计较就很已经很大度了。

但今日太妃邀她前去,除了这些她已经听出来的事,桑青筠总觉得还漏了点什么。

知觉告诉她,太妃似乎在提点她什么,也在提醒她什么。

可将今日太妃所说之话翻来覆去的想了好几遍,桑青筠仍旧没有想出头绪来。

这种隐隐的不妙预感从傍晚回宫时就萦绕在心头,从慈安宫出来以后便更重了。

提着灯笼走在回昭阳宫的路上,桑青筠心事重重,连身后蔓姬和小福子的脚步都放缓了下来。

谁知途径太医署的时候,刚拐过一个弯,迎面便撞上来一个冒冒失失的小药童,一下子将蔓姬撞倒在了地上,连桑青筠都踉跄了一下。

“嫔主恕罪,嫔主恕罪!皇后娘娘晚间胎动不适,奴才为周太医取了东西回来只顾着赶路,不想冲撞了嫔主,还请嫔主宽恕!”

桑青筠抬眸看向他,淡淡道:“你说皇后娘娘胎动不适?可皇后的胎气不是一向稳固吗?”

药童满脸的焦急,忙说道:“皇后娘娘怀孕时本不是适合有孕之身,虽体弱气虚,但之前好好养着一直没什么问题。不知是不是苦夏的缘故,娘娘这段日子都夜间睡不好觉,时常觉得隐隐腹痛,但周太医把了脉说问题不大,只是需要施针疗养几日,奴才这就是要送整套的银针去凤仪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