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永州人祸(第4/4页)
章太守惋惜的说:“可惜梁大人再也回不去了。赈灾银子消失的事还成了一个谜,只能让梁大人承担了,想来他没准是畏罪至此才一病不起。”
宋长叙握紧手指,笑着看章太守离开。
等章太守离开,他吐出一口气,还要忍耐。
晚上,宋长叙跟沈良准时赴宴,这回的宴席摆在太守府,不只是太守一人,底下的官员跟乡绅都来了,宴会上有人跳舞,一个乡绅随手就拉了一个哥儿过来。
乌烟瘴气。
“这便是宋大人跟沈大人,瞧着真年轻。陛下让你们来做钦差,想来对你们看重,以后当了大官,我们这些人还要看两位大人的脸色。念着这杯酒,大人们多宽宥我等。”有一个乡绅极会说话。
宋长叙端着酒杯一饮而尽,“若是真得了陛下赏识,自然会提拔你们。这是我第一次担的差事,也盼着有个好结果。”
郎有情,妾有意,很快他们就喝酒吃肉,宋长叙拒绝了旁边凑过来的哥儿。
沈良同样谢拒了。
章太守付之一笑,“两位大人真可怜,一位是岳家压人,不得自由。一位是夫郎得了千岁的赏识,不敢妄动。世间没有美人相伴,少了半生快活。”
他说着左拥右抱。
沈良出身标准的士族,士族讲风雅,宴会也是淡淡的,哪会随意就对歌舞唱跳的哥儿和女子这般,他看的直皱眉头,觉得他们庸俗。
宋长叙只吃菜,等了一会儿就跟沈良一块离开,两个人都没有失礼之处。
等两个人外人一走,宴会上的人胆子就更大了。
“两个京城里的泥人,有了地位又怎么了,还不如我们活的潇洒。”有乡绅哈哈大笑。
宋长叙跟沈良回到驿站喝了一碗醒酒汤,明日他们就打道回府。
沈良今日苦闷,他寻到宋长叙的屋里说说话。
“我们在这里待了两个月,赈灾的事是解决了,让我也感到有几分跟我所想的不一样。”沈良说道。
宋长叙问道:“沈兄想的什么?”
“我想做官除了振兴家族外,总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心思,怎么就变成这样,跟行尸走肉有何区别。”
宋长叙闻言心中一软,“沈兄说的是,只是旁人却不这么想。一个人掌握了权力和钱银,很容易受到侵蚀,然后就变了。”
沈良握紧宋长叙的手,“宋兄,以后若是我变了,你要打醒我。若是你变了,我也打醒你。”
宋长叙神色一怔,他笑道:“一言为定。”
翌日,两个人就带着下属一块回京,章太守气色虚浮,笑着送他们离开。
宋长叙掀开车帘看见永州府三个大字,定定的看了许久,然后放下了车帘。
永州府的百姓不知道宋长叙跟沈良已经离开了,他们修缮自己的房屋,突然发现常来帮他们的官员和士兵不见了。
他们心中一阵发慌。大人们,士兵们怎么没来,他们是出什么事了?还是像梁大人病倒了?
朝廷的决定不会让小民知道,他们来的急促,去的匆忙。永州府的百姓顿时没了主心骨,心情低落下来。
“宋大人跟沈大人没有来,都是两位极好的大人,还有他们身后的大人们也经常帮我们。”
有人讨好的去问府衙里当差的人。
衙役不耐烦的说:“他们赈完灾后自然是要回京,不然留在永州城做什么。京城繁华,不是永州府能比的。去去去,自己做活去,不是自己的事别瞎打听。”
永州府的百姓继续修缮房屋,一看这些衙役的模样,他们也打听不出什么了。还好屋檐已经修缮的差不多,有遮风避雨的地方。
日夜兼程,宋长叙跟沈良到了京城,两个人还来不及拾掇就进宫去回禀陛下。
来福站在盘龙殿外,他看见宋长叙跟沈良,忙不迭上前通报,平景帝让他俩进去。
“宋大人可算回来了,陛下一直忧心永州的事,这下可算能睡个好觉了。”
作者有话说:
小宋:回家[狗头叼玫瑰]
小许:没有我[爆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