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永州人祸(第2/4页)

沈良欣然同意。

在两个人心中得知朝廷的消息后,他们就对梁大人下了判断,他可能是一个贪污的人,现在听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

宋长叙跟沈良去拜访梁大人,有人守在门口是梁大人的亲信。

“大人时不时昏迷,现在还没有醒,若是你们想拜访大人,我先进去叫一叫大人。”侍从说。

宋长叙颔首:“劳烦你了。”

侍从匆匆进去,出来的时候抹了眼泪请他们进去。

宋长叙跟沈良一进去就闻到一股血腥味,还有熏艾的味道。在桌面上有一张带血的帕子。床铺上一个骨瘦如柴的男人只有一双眼珠会转,雪白的里衣穿在他身上有一股死气,宽大的袖子里面的手只有骨头。

梁大人咳嗽一阵一阵,侍从又是奉茶又是清理,随后才带上门出去。

“两位大人坐吧。”

“我等了许久,有一口气咽不下去。”梁大人面容苍白,只有那双眼睛有精光闪过,“我就这么走了,章太守会把所有脏水泼到我身上,届时不只是我,跟梁某有关的人皆会受到牵连,我心不安。”

"陛下信任我,派我来赈灾,我把事情搞砸了,我就是下了黄泉也没脸见陛下。”

宋长叙见梁大人情绪激动,他忙劝道:“梁大人你慢慢说,不要着急。”

梁大人知道身子不同往日,他平复一下情绪说:“怎么称呼两位大人?”

“我姓宋,从六品修撰,这位姓沈,正七品编修。”

“原来是状元郎跟榜眼,好。这样我也不怕你们跟章太守有什么牵扯。我刚开始来永州就被劫了,官银跟粮食一夜之间消失不见。我的罪过我万死难辞,只好先上折子香陛下告罪又厚颜请陛下再送赈灾银子过来。”

“在期间我跟章太守接触的时间长,便知道城中大户都想着发大财,不如就先杀鸡儆猴,没有杀了大户,章太守为他们求情逼出粮食后我就给百姓施粥。结果我就病倒了。”

“我查到一部分的账本,都是章太守跟人勾结的证据,本想我死后交给侍从让他带到京城给好友,让好友呈给陛下,你们来了我就把它交给你们。”

宋长叙拱手:“我跟沈兄必会完成梁大人所托。”

梁大人又咳嗽起来,鲜血大口大口的从嘴里往下流。侍从听见咳嗽声,从外边推门而入,哭着给梁大人擦血。一身雪白里衣撑不起他的身子,里衣染上血,鲜红一片。

梁大人指着抽屉,“在那里。”

宋长叙打开抽屉发现里面没有账本,他跟沈良对视一眼,然后在周围敲打,最后从抽屉的抽屉里找到了那本账本。

“这本账本藏好,不要被瞧见了,还有赈灾,要赈灾。”梁大人说道。

“梁大人放心。”

大夫匆匆而来,宋长叙跟沈良回到驿站,他把账本递给沈良。

“沈兄账本放在你身上保险。”

沈良心中一动,他说:“你身上也要带点东西才能以假乱真。”

两个人低声谋划。

说完宋长叙已是疲惫至极,他盥洗后扯着被褥就睡过去了。

这一觉睡醒后,宋长叙叫驿丞做一碗鸡蛋面,去看梁大人。

侍从说道:“大人刚睡下,宋大人就不要去叨扰大人了。”

宋长叙:“好,梁大人是该好好休息。”

侍从的眼中又逼出泪意。大夫看了大人的病,说了日子就在这几天。大人只是接了陛下的旨意来永州赈灾,怎么灾还没赈完,自己反而不行了。

他家大人才四十来岁,正是前途大好的年纪。侍从想到此处伤心落泪。

此番就死在异乡。

.

宋长叙跟沈良把先赈灾,有银子跟粮食在,对于百姓的赈灾只要把握分寸还是很容易。两个人都不信任州府的人,只用了自己这边的人,州府送来的人就只能在外边打转,做点杂活。

银子用来以工代赈,永州府的粮食贵,京城带来的粮食便宜还能撑段日子,银子就派亲信的人去其他州府买。

距离永州最近的州府是荆州。

宋长叙对荆州的印象深刻,他记得荆州太守是别玉。宋长叙写了一封信让人快马加鞭带到荆州,派人去购粮。

“另外死去百姓的尸体尽早烧毁了,免得到时候产生疫病。”宋长叙说。

底下的人领命。

古代看重入土为安,可永州城的尸体太多了,一把火烧了才能避免疫病。

永州出现了几处炊烟,有的是煮粥有的是烧尸体,有人痛哭。比起之前,至少永州目前有几分秩序。

粮食铺子冷眼瞧他们赈灾,然后不甘心把米粮的价格降低。

宋长叙算是知道为何永州府在白日还要关门,就是为了不让外边的商人进来抢生意,真够不要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