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上值(第3/4页)
他们这样的平头的老百姓哪想过会见一回天子,还是在京城做官。
王二郎:“做官倒是其次的,宋伯父知道状元是什么身份么,状元是宁兴朝读书的第一人,总之宋兄前途无量,一个人竟把世家大族的子弟都压下去了。”
宋业跟梁素闻言又是一惊,“第一,还是宁兴朝第一?!”
宋家自是一番欢喜,消息传到许家,许家也是欢喜起来。现在村里就两家的人最有出息,他们还是亲家。
谁说生两个哥儿没用的,许家的哥儿都嫁的好,两个哥儿都上京城了。
没准许家的两个哥儿旺夫呢,一看谢淮川离家时平平无奇,等几年回到村里就做了官。
宋长叙跟许知昼成亲也是顺风顺水的。
宋家儿子有出息,村里的人现在都动了心思想把儿孙送去读书,万一撞了一个大运,儿孙有出息,他们也跟着沾光。
宋家跟许家是欢喜了好久,连带着亲戚们也跟着乐一乐,以后出门腰板都挺直不少。
宋明言抿唇笑起来,为宋长叙跟许知昼高兴。
徐澄有个做官的舅舅心里也高兴,他欢呼一声:“以后就没人欺负我了。”
宋明言心中一紧,“是有人欺负你了么?”
徐澄:“没有,我就是说一说,我有一个在京城做官的舅舅,阿爹,这样听起来是不是很威风。”
宋明言笑着摸了摸他的头。
另一边徐家又是一副惨淡的样子,徐老太太想到宋家如今的光景,越发心慌又难受。
若是徐鹏没有跟宋明言和离,那徐家还能沾点宋家的好处,现在什么好处都没有,反而沦为了村里的笑柄,想到这里徐老太太心里悔恨。
她是对宋明言有些差,但哪个夫郎不是被婆婆磋磨的,若是这点苦都受不了嫁什么人。她嫁到徐家的时候还不是任由相公打骂,伺候公婆。
怎地到他宋明言这就不行了,他又不是一个金贵人。就算是个金贵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到他们徐家就是他们徐家的人了。
性子那样刚烈,结果还落了一个好果。
徐老太太诸事不顺,看徐鹏不顺眼,看他的夫郎更不顺眼。
别说是徐老太太不顺心,其他的人也不顺心。
徐鹏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想到唾手可得的富贵离自己远去,心里怪难受。
他夫郎说道:“你一直翻身做甚,难不成还想着你前夫郎。吓,人家现在一飞冲天了,哪还会跟你有瓜葛,你想跟宋明言在一起,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徐鹏被戳破心思,恼羞成怒正要动手扇巴掌,想到什么又停下来,背过身去强行忍耐。
宋明言长的好看,性子又好,徐鹏十分喜欢。只是每回吵架都控制不住的脾气,跟着他爹一样喜欢打夫郎。
等宋明言受不了和离后,他后悔也来不及了。
他不会再动手打人了,每次想打人时,只要一想到宋明言决绝的眼神,他就下不了手。
夫郎还在说什么,徐鹏已经不想听了,他扯着被褥盖过头顶。
……
京城
许知昼跟着宋长叙学会制糖了,果真是有些废柴,不过还是值得的。
两人去看过一回许知辞跟谢淮川。
他们已经安顿好了,谢淮川请了一个粗使婆子做杂活,许知辞拿着千字文在看。
“知昼,长叙,你们快坐。”许知辞到了京城有些不自在,特别是谢淮川还花钱请粗使婆子,他觉得太破费了。
“大哥,我们来看看你,哥夫没在?”宋长叙问道。
许知辞:“他已经上值去了。”
宋长叙也没几日要去上值了,许知昼说:“大哥,没事以后我找你一起逛。”
许知辞点点头,“我做了一些茶叶,你们带回去喝。”
两个人没有留在谢家吃饭,宋长叙跟许知昼一并回去把制的糖卖出去,到手十两五钱银子。
“以后我也要有粗使婆子,明明都是做官,相公为何如此的穷。”许知昼拉着宋长叙的袖子摇晃。
宋长叙轻咳一声,“哥夫有军功在,陛下有赏赐。”
要是寻常人的赏赐会被人克扣,但谢淮川背靠萧家,那些人吃了熊心豹子胆才敢克扣。
许知昼拉着宋长叙的袖子伤心。
等宋长叙去上值时,他穿上官袍戴上帽子,正要离开,许知昼从抽屉里摸出一个玉坠子。
“都是做官的人,身上还是要带点饰品,玉佩太贵了,这个玉坠子色泽好看,瞧着很清淡,正适合你。”许知昼念着低头给宋长叙佩上玉坠子。
宋长叙心中一暖,“知昼,你想的真周到。”
“人靠衣装马靠鞍,出门在外要打扮的贵气些。等以后我们钱多了,买个玉佩佩戴上就够了。毕竟相公长的好看,单单只有一个玉佩彰显一下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