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上值(第2/4页)

宋长叙笑道:“庄老板请。”

庄老板找了一个小勺子舀了一点放在茶杯尝了尝,眼中一亮。这糖吃起来口感清爽不腻,甜度适中,没有酸,咸,还有颗粒粗糙感。吃完后,没有其余的味感在舌尖停留,很干净。

把他铺子里的糖全比下去了。

他又尝了饴糖跟红糖,饴糖有颗粒感,红糖带着焦香和微苦。

这两种糖这样的感受都是正常的,红糖含有糖蜜跟矿物质,所以味道更复杂。

这三种糖比他们铺子里的糖都好,庄家在京城是有些老顾客,但他们在糖铺里也不是一家独大,像是各大小的铺子都有七八家。

若是有了这批糖应该能拉不少大户人家。

大户人家吃穿住行都不差钱,他们就是怕吃的无聊,吃的不够好。

庄老板热情的问道:“宋公子想要个什么价?”

现在就问价了,看来庄老板很满意。宋长叙思忖后就把价格往上提,庄老板也不傻,两个人拉扯一番。

最后以三百五十文一斤白糖,一百二十文红糖,九十文饴糖的价格卖给庄家糖铺。

庄老板眯着眼睛笑道:“另外我希望宋公子的糖只跟我们庄家合作。”

庄老板的价格出乎宋长叙的意料,他点头:“这点庄老板放心。”

两个人签了契书,一式两份。

庄老板把契书收好,他问道:“宋公子那现在有多少糖?”

宋长叙说道:“白糖十斤,红糖八斤,饴糖十五斤。”

庄老板全要了,还有这个布袋子的各一斤。拢共算下来是六两三钱七十文。

庄老板慷慨的给了六两四钱。

刨去成本,宋长叙这回赚了五两银子,若是实现量产就能多赚几笔了,但现在还不是贪多的时候。

宋长叙带着庄家糖铺的伙计把家里的糖搬走了。熬制糖需要主要需要蔗糖,蔗糖便宜加工成糖价格就翻了几倍。

熬制这些糖花了他五日时间,五天赚了五两银子已经是暴利了。

等庄家糖铺的伙计走后,许知昼听见外边的动静盥洗后出来看。

“相公,谁来了?”

宋长叙上前一步得意的把银子给许知昼看,“这几日做糖得的钱,拢共有六两四钱,刨去成本,纯利润五两。”

许知昼抓了一把给宋长叙留下二两。

“相公太厉害了。”

宋长叙不在意,毕竟他下个月就有俸禄了,一个月有七两银子呢。

许知昼:“相公教我制糖,然后你去上朝,我在家赚钱。另外相公的俸禄怎么分?”

是啊,身为男人,宋长叙还有点大男子主义。

宋长叙提出:“七两银子,我三,你四。”

许知昼仰着头不说话。

“……”

这是在点他。

宋长叙再退一步,“我二,你五如何?”

许知昼勉强同意,“制糖的生意也要紧,到时候先买宅子还是买铺子?”

宋长叙想了想,“到时候先别买房,我们先找个地方开个制糖坊,就在郊外,郊外的地便宜一些。招七八个人,先做出名堂了,到时候钱多了再买房。”

许知昼虽然对拥有自家的房子有执念,但不得不认同相公的话,相公的打算才是最有道理的。

他心想,没准他们一年就能住上新房。

许知昼这会子又想起宋长叙说的陛下赏赐,要是陛下能突然赏赐他们金银珠宝那该有多好。

宋长叙考中状元就给村里写信了,现在应该到齐山村了。他带着许知昼进灶房教他怎么制糖。

.

齐山村

宋业跟梁素忙完种地的事,他们就先歇息下来了。宋明言还在镇上卖钵钵鸡,这回他带上徐澄一起去的。

下午他就自己驾着牛车回来了,徐澄买了许多零嘴。宋明言轻巧的从上面下来,他拿了一封信。

“是长叙寄过来的信。”

他们一家子都不认字,宋业想着就去找王二郎。王二郎来的也快,拿到宋长叙的信就念出来了。

一听考中状元要留在京城做官,王二郎手都颤抖起来。状元,那可是状元,实在是了不得。

他未曾想过跟他同村这么多年的宋长叙竟这样厉害考了一个状元,现今留在京城做官,前途无量。

他本来心智不错,这回生了懊悔之意,若是知道宋长叙这样了得,他一定要结交他。

他跟宋长叙结交的时候,宋长叙已经是举人了,他忙着科举根本没法子跟他说太多。

王二郎没想到自己错过了一个状元,他心中悔之晚矣。

宋业跟梁素,宋明言都还有些懵懂。

宋业:“长叙做官了,还是京城的官,他大大的有出息了。”

他们的重点落在宋长叙做官上面。

别说是在他们县里做官,这回还到京城去做官了。京城在天子脚下,那儿子还能见一回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