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第3/4页)

女子本弱,她没有因为跟了赵广从就挑拨是非,而是会怜悯族里被卖了的人。

那种时候,不落井下石何尝不是仁慈?

梨花说,“二伯聪明。”

等村民们砍树砍得差不多了,她还得去荆州接应赵广从呢,梨花为赵广从说话,“阿奶教出来的人都很聪明呢。”

老太太笑了,活到这个岁数,谁不喜欢称赞呢?

“你阿耶从小就聪明,去学堂念书,夫子夸他是个读书的料,奈何你阿耶志不在科举,读了几年就不读了,那会儿你四奶奶笑我的钱白花了,现在来看,束脩花得太值了。”

放眼整个族里,除了赵大壮稍逊赵广安,其他人谁不知被赵广安甩出去十条街?

梨花知道她最偏爱赵广安,立即附和,“谁说不是呢?阿耶要是没读书,哪儿能看得懂医书写什么?”

像她就看不懂,因为好多字不认识,即使李解教了她,过两天就给忘了。

在荆州那会,李解教了不少字,有些字隔天就不认识了。

赵广安能认识那么多字,确实是厉害的。

真是说曹操曹操到,梨花刚说完,赵广安就来了。

他背着弓弩,肩头扛着根树枝,树枝上挂着几只兔子,高兴地喊,“三娘,看阿耶给你带什么来了?”

昨晚回村后,赵大壮说梨花有事找他,他天不亮就提着兔子来了。

许久没见,梨花看他皮肤粗糙了许多,但笑容仍然灿烂,不由得跑过去抱他,“阿耶...”

“阿耶早想来了,但最近不知咋回事,好些动物都没了...”赵广安扔了树枝,伸手抱梨花,“三娘好像长高了,不过没轻...”

他放下女儿,“你堂伯说你在荆州凶险得很,阿耶想好了,以后去哪儿阿耶陪你去。”

“我有刘二叔陪着呢。”

考虑到刘二叔要做爹了,回来后,梨花就让刘二回村帮忙了,她问赵广安,“山里的动物没了是怎么回事?”

“不知道啊,前阵子还好好的,突然就这样了,我问村民,他们都说恐怕还有地龙呢。”赵广安今个儿来也是为这事,“你夜里睡觉警醒点,察觉不对劲就赶紧往空旷的地儿跑...”

说着,他看向四周。

除了一座孤零零的茅屋,其他全是树。

他想了想,“晚上不睡屋里睡外面吧,今个儿你堂伯也跟村里人说搬到外面睡。”

村里的茅屋好多都修缮过,经不住剧烈的摇晃,赵广安走向栗子林,给梨花挑了块最平坦的地,“三娘,晚上你和你阿奶睡这儿,阿耶给你们铺床。”

地上铺着村民们的竹席,因没有木材,栗子林维持着填好地基的面貌。

梨花蹙眉,“谁说有地龙翻身的?”

“曾老丈,他常年在山里打猎,说去年戎州天灾,山里的动物就早早没了影儿,现在闹这出,恐怕又有天灾降临。”

益州不曾干旱,那就是地龙翻身了。

赵广安抱怨,“益州怎么就每个安宁的时候呢?”

梨花沉吟,“知会申堂叔他们了没?”

“你堂伯说天亮就去峡谷送信,不过那边的是草篷,塌了也压不死人。”赵广安走向梨花,比了比梨花的身高,确实长高了些,他又问老太太,“娘,家里的东西怎么收拾?”

“家具那些不管,棺材可得给我护好了。”

她这辈子,可能最值钱的就是那口棺材了。

“成。”赵广安还有事儿,待不了太久,问梨花被褥搁哪儿了,转身进了屋。

梨花跟着进去,随手掩上了门,“阿耶,你觉得山里能种药材?”

“咋不能?”赵广安来这儿就是为种药材的事儿,“都是乌蒙县盛产药材,为什么?还不是那儿有山,适合种药材,咱们现在有这么大片山林,不可能全部开垦出来种粮食,种药材多好?”

“你知道怎么种吗?”

“医书上写了的,还记得开春我挖回来的艾草不,那时候连根移栽进土里的,据医书记载,有些药材插杆就能活,有些药材收获果实后挑出种子种。”赵广安说,“咱按着医书上的来,种不出也没关系...”

梨花赞成种药材也是这么想的。

种不出也没什么损失,但要是种出来了,拿到其他州城去卖,就有钱了。

“阿耶,村里人手不够,种药材的话靠你和堂兄堂弟他们行不”

“当然行啊,最近猎不到什么猎物了,我让你堂兄他们专注挖药材,你堂姐是个能干的,将每种药材分开晾晒储存,方便将来拿取。”

赵广安眼里,女儿永远是最耀眼的,但不得不承认,赵娥成熟稳重了许多,做事跟大人没什么两样。

偶尔碰到胡搅蛮缠的也能吼回去。

他说,“三娘,你不管族里的事,时间长了族里会不会不服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