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李解他们只把东西搬进谷堆着,族里人得闲时会整理,然而雨季后一直很忙,至今也没来得及清点。
梨花不禁有点好奇了,“那我待会去找找...”
不过在那之前,她和村民们讲了些她在荆州的见闻,主要还是难民村的情况。
逃往荆州的难民数几万,活下来的不过几千,且通通安置在西陵县以西,将来岭南人若对荆州发兵,难民村就会沦为战场...
村民们听得鼻酸,“咱戎州百姓到底造了什么孽要遭人如此作贱啊?”
到现在他们都想不明白。
干旱了,饥荒来了,他们不过想进城问问朝廷的灾粮什么时候下来,有错吗?
“十九娘,荆州和岭南打起来的话,戎州是不是就只剩下我们了啊?”
荆州的戎州人一死,谁还记得被岭南攻陷的戎州曾住着无数质朴的百姓呢?数十年后,别说戎州百姓,便是连戎州也不会被提及了。
戎州的冤屈,会彻底掩埋在越来越深的草木里。
梨花没想过这件事,也不想去想,但看着渐渐放慢动作低下头的村民们,她沉而有力的说道,“朝廷抛弃咱们,岭南屠杀咱们,益州驱逐咱们,荆州奴役咱们,那有怎样?咱不还是在这深山野林建其了屋耕出了地吗?”
“咱为自己劈出了一条活路,我相信,这条路日后会越来越广,广到能容纳逃窜的戎州百姓回家。”
“真的吗?”村民们抬起头,有些不相信。
梨花目光坚定的点了点头。
“三娘说能就肯定能。”赵大壮接过话,“刚进山那会,大家敢相信有天我们能围墙养鸡,耕地种粮,凿石铺路吗?说实话,我不信,而且谁要跟我说几个月后会过得好,我只会想拍死他...”
想到去年种种,村民们唏嘘不已。
“是啊,别说围墙养鸡,谁要跟我说来年我能吃上猪油我非得吐他口水不可,水都没得喝还吃猪油,神仙都不敢做这样的美梦...”
“可不是吗?我都快饿得吃土了,别说猪油,有撮新鲜的野菜我都谢天谢地了...”
明明就去年的事儿,想起来竟像过了好多年似的,村民们不禁问梨花,“荆州下雨了吗?荆州可有人去过戎州,戎州还干旱吗?”
李解就去过戎州,据他的说法,戎州附近五里有庄稼,南边是什么情况就不知道了。
梨花说,“不知道,戎州是岭南人的地盘,外州不与其通贸易,没人知道境内的情况。”
“哎,猜到就是这样,可惜了我老家的那些地,前年休耕,去年全部种了粮的,刚闹饥荒那会儿,好多人往地里拔庄稼充饥,奈何天太热,好些人钻进地里活活给晒死了...”
每个村都有晒死的。
说起这个话题,大家怅然若失的聊起自家村晒死人的事来。
梨花插不上话,就回去了,赵大壮送她,有一事不解,“你不是说两月后要去荆州收粮吗?刚刚怎么不说呢?”
“不着急。”
荆州太远了,如果把村民们支走,岭南人攻来怎么办?而且人容易受情绪左右,说完难民处境的间隙,她若说去荆州抢粮,百姓们绝对会不假思索的附和。
但离出发还早,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天天都会琢磨,分析去荆州的利弊。
去的话怕死,不去的话又答应了不好反悔,纠结一通下来,最后没准怨她故意提那些难民引他们上钩。
梨花可不想落下一身埋怨。
她说,“这事非同小可,容我再想想吧。”
这一想,就想到了李解他们回谷。
不知做了什么大事,他们进谷的阵仗大得很,梨花在屋里喂兔子就听到入口的喧闹了。
更有人喊她,“十九娘,看咱给你带什么礼物回来了?”
梨花丢下草出去,就听赵铁牛震耳欲聋的声音响起,“不就野猪吗,有啥了不起的,我要出去,我也能逮一头回来。”
赵铁牛去了趟荆州,自诩见多识广,眼睛都是长在头顶的。
那人挑衅赵铁牛,“我们可不只逮了一头,逮了五头呢,你要有本事,你出去逮五头回来看看。”
“......”梨花家的猪踹他一脚疼了好几天,野猪劲儿大,挨一踹不得疼半个月啊,何况还是五头野猪,赵铁牛歇了声儿,看梨花出来,忍不住挤兑他们,“仗着人多而已,咱族里人要是出去,别说五头牛,十头牛都给他全捉回来。”
梨花知道他爱吹牛,没多说。
倒是背着兔草回来的赵文因嘲讽他,“吊篮都不敢进的人,还逮猪?吹什么牛呢...”
赵铁牛瞪她,“不想睡床是不是,成吧,我走。”
说着,收起刀具就要走人。
赵文茵气得嘴歪。
回来后,阿娘屋里的被搬空了,连根木头都没留下,她去质问梨花,事情传到老太太耳朵里,把她关了起来。